同济大学校友聚焦行业风口,智慧城市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2024-05-16 13: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同济大学11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成立40周年庆院士论坛举行,为深圳校友带来一场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盛宴,展示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行业洞察。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等作专题报告。

方守恩表示,同济大学致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圳在教育、科技、城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取得系列成果,这离不开同济大学在深校友做出的卓越贡献与努力奉献。今年是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成立40周年,校友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学校不断发展最可信任最可依靠的力量之一。希望同济大学深圳校友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继续传承同济精神,同心同德助力母校发展,共同为深圳乃至国家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

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会长刘冲说,该深圳校友会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同济精神,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济校友,共同见证参与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深圳校友会将始终与在深同济人相伴,成为校友们生活之港湾、事业之基石,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中继续发挥作用。

深圳市同济大学校友会会长刘冲

吴志强表示,在数智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师能够利用城市数据精准诊断城市问题,优化城市规划方案,从而有效应对交通、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

朱合华认为,在全寿命期的“信息-物理-社会” 空间中融合“韧性、智能、绿色、人文”品质的基础设施,将是人类思想与行为特征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集中映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

童小华对未来月球探测进行展望,指出“机器人探测、无人探测、月球基地探测”将成为未来探月的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同济大学在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

娄永琪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意义的能力将成为设计行业的核心能力,并介绍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设计的多个实践案例。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

张晓春说,深圳正推进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四大先锋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深度应用。他从工作目标、应用成果、平台建设和技术攻关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深圳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阶段成果,以期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深圳参考。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智城集团董事长张晓春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世鹏,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等行业大咖,共同探讨智慧城市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智慧实践经验并做主题报告。

李世鹏 


陈宁 


尤鹏

来自腾讯、华为、蕾奥规划、深智城、云天励飞、深城交等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行业的优秀企业专家代表,以圆桌论坛的方式,从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角度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圆桌论坛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