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笋翠竹且寻悠|人文天地·南海潮

张瀚丹
2024-05-16 08:17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来午休时,我与同事们在饭后散步,发现单位附近的竹林中冒出了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笋。春深夏临,幽幽竹林迷人依旧,我们在此放慢了脚步。

近来午休时,我与同事们在饭后散步,发现单位附近的竹林中冒出了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笋。春深夏临,幽幽竹林迷人依旧,我们在此放慢了脚步。

刚抽出来的嫩竹低矮纤细,像是蓄满了墨汁的毛笔,又如顶级翡翠般浓墨碧绿,亭亭而立,蓬勃望天。竹子越长越淡,如笔墨一顺到底越写越雅,年长些的竹节色泽略有些发灰,显得清丽淡然、苍劲沉稳。在连绵的雨天里,自然也有不少竹笋不断破土而出。我看着冒出个小尖头的竹笋,脑海中迅速冒出了“愣头青”这个词,遂又觉得真挚可爱,不禁轻笑出声。

“你笑什么呢?”同事问道。“没什么,突然想到这些嫩竹笋应该味道不错。”我答道。大家纷纷笑我嘴馋,却不由得谈论起了竹笋的各种烹饪方法,油焖笋、腌笃鲜、竹笋炒腊肉等等,让人浮想联翩、垂涎三尺。“你们看,前面好像有人在挖笋。”另一位同事说道。我们朝着她所指的方位快步向前,看见有几位穿着统一工作服的人员正在拔笋。除了刚冒尖的笋,他们还拔除了一些已经从笋壳里冒出来的细长新竹。

工作人员也发现了我们,热情地问大家要不要带一些竹笋回家。一位工作人员可能从大家的表情中看出了疑惑的意味,解释道:“最近天气热起来了,雨水天气也很频繁,竹笋长了不少。但是我们为了让竹子在有限的观赏范围里长得更好,就需要清理掉一些过于密集的笋和新竹。”他还特地从工具箱里翻出了两个小袋子,帮我们装起了竹笋,一边装一边说:“这些刚挖的笋很新鲜,我们会送给路过的人们,就不会浪费了。”我在心中感慨,小小竹林清幽可寻,原来正是得益于这份取舍之心。

“你们要不要体验一下挖竹笋?”他问道。我们几个没有尝试过自己动手挖笋,都跃跃欲试。他带着我们识别哪些笋正适合食用,并示范了不用工具的取笋方法,就是在抽出地面一小节的笋根部,用巧劲往斜下方一踩,再用脚向前一推,就可以把嫩笋比较容易地拔出来了。我用这个方法还真成功地挖了两颗小笋。之前在视频中看挖笋,我还以为工具是必需品,还需要花费不少力气。但如今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笋都是如此得来的。生活处处是妙事,人们事事有妙招。大家谢过工作人员,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

下班后,我险些把笋忘在了单位,出了门又特意折返取回,喜滋滋地提着回家。晚上,爱人学着菜谱第一次特意做了一道油焖笋,味道竟还不错,鲜香入味、酥脆爽口。两人饭间闲聊,不觉间菜已光盘。爱人意犹未尽,准备趁着好时节再去菜场买一些笋尝试新菜式。

竹林寻悠,从雅致到情志,从日常中体验到生活乐趣。在这一次竹林行之中,我颇有收获,感官上的看景致、品竹笋,心灵上的感亲密、悟取舍。于文辞中步入人生实景,雅俗共赏方可体悟竹中百态,意趣可寻。愿我们都能如这竹林般,在平淡的日子里,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悠然与乐趣。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张瀚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