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凤凰,凤凰古城内的沈从文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西花垣县的边城镇原名茶峒镇,2005年改名为边城镇,便是以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命名。可见名作家乃是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一个地域的历史地理影响深远。其实,大湘西的地理概念远不止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可囊括张家界、怀化、邵阳等城市的西部诸县。
沈从文当年在湘西的生活与创作半径不小,如怀化所辖的麻阳、沅陵两县,都留下过他青春生命的深深印痕。他十四五岁入伍湘西一支游击支队就驻防在沅陵(辰州),在《从文自传》《沅陵的人》等篇什中,都有他对沅陵山水人事很细致入微的刻画与铺陈:
“凡到过沅陵的人,在好奇心失望后,依然可从自然风物的秀美上得到补偿……每年三四月春水发后,洪江油船颜色鲜明,在摇橹歌呼中联翩下驶,长方形大木筏上,数十精壮汉子,各据筏上一角,举桡激水,乘流而下,就中最令人感动处,是小船半渡,游目四瞩,俨然四围是山,山外重山,一切如画。水深流速,弄船女子,腰腿劲健,胆大心平,危立船头,视若无事。”
沅陵以始置故城北枕沅水,南傍高大土阜,古称高大土阜为陵而得名。县名始于汉初,因史上历为辰州府治地,又称辰州。沅陵有沅水、酉水两大水系,乃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传统龙舟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此次应邀来沅陵,参加该县阅读季的启动与交流,距离龙舟赛还有一些时日;也没有看到沈从文笔下的弄船女子或汉子或危立船头,或举桡激水的景象。沅陵的朋友告诉我,与其他地方的龙舟赛顺水飞舟或逆水行舟都不一样,沅水够深够宽,此地的龙舟赛是横渡。横渡的龙舟要抵御湍急的流水,光有气力不行,还得有一体默契的技巧。
主办方安排我们深圳一行下榻在沅水河畔、龙兴讲寺一侧的“芸庐”民宿。
芸庐位于湖南沅陵县城尤家巷,沈从文大哥沈云麓建于民国年间。因了芸庐,沈从文一直称沅陵为他的第二故乡。1933年,沈从文同兄弟姊妹商定,在沅陵兴建一栋住房,由他出资,请他哥哥监修,图纸亦是他从北京请人设计的。建房主要目的,一是将其母亲接过来安度晚年,二是作为兄弟姊妹集会之所,此“芸庐”冠名就出自沈从文的创意。陆游《秋思》有句:“看云庐阜屏风叠,采乐嵩山冠子峰。”我想,沈从文取“云庐”之名,既有出典,又与大哥的名字谐音,可谓一举两得吧?1937年冬至1938年春,北方高校南迁,大哥的芸庐成了沈从文朋友远赴云南、四川的中转站,他在这里阅读、写作,留下了不少相关沅陵的文字。这里也住过沈从文的母亲、哥哥和妹妹。闻一多、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等文化人亦曾在此居住、休憩。
甚为可惜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保存了半个世纪的”芸庐“让一所学校建宿舍楼之时给悄悄拆了。至今的“恢复”,既非旧物,亦非旧址;按图索骥,再新的重建也是陌生,令人叹惋。
如今当地的文化开发,颇推崇沈从文自况的沅陵是他的第二故乡。当然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沈从文的一句: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验之他早年的行履与文字,作家与沅陵的感情缠绵往复,当非浪掷虚语。沈从文到沅陵,时间跨度长达20年,共来过6次,居住最短20天、一个月,最长约一年。书写沅陵的文章达14万字,计有《辰州》《沅陵的人》《湘行散记》《还乡》《云庐纪事》等。
沈从文以小学毕业之资历,卓然而成为大作家,禀赋超常是其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其二。沅陵地域辽阔,一个县的面积是深圳的三倍。历史悠久的沅陵,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大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博士官伏胜冒险藏书简上千卷于沅陵二酉山洞中,保存了中华文化火种。二酉山如今已经更名为中华书山。
此次全县阅读季的开幕式放在中华书山举办。参会者分乘两条大船顺江而下,但见酉水与沅水汇合处、浊清两分。船尾剪出两条宽阔的浪花,势如蛟龙翻滚。两岸逶迤的青山,翠绿生生。想必几十年前的两岸,沈从文眼里看到的该是各式吊脚楼的盘踞,现如今为整治河水至可掬可饮,尽皆搬迁了。
主办方告诉我,沅陵跟深圳的阅读活动关联紧密。沅陵的乐朴乐读公益中心多次到深圳交流,盖因乐朴乐读的创始人便是深圳的两位热心公益人士董海平和刘义林。考古学家、南科大讲座教授唐际根得知我在沅陵,笑道,早在七八千年前,岭南之深圳与湘西之沅陵就有交集了。在沅水流域,当地人用高岭土做陶器,做好之后,用竹签切直,再拉出三条小槽,之后用竹签在陶器上戳图,最常见的图案,是凤鸟和獠牙。也是那个远古年代,深圳的海边,如今的盐田有一群人,他们同样用高岭土做陶器,之后拉出三条小槽,也在陶器上戳印各种图案,最常见的,要么是凤鸟,要么是獠牙。
在新石器时代,拉开遥远时空的山民和渔民,分别在山下与海边制作一样的陶器,连同工具、图案都如出一辙,不免令人缅想。
入夜,芸庐对面的沅江安静若处子,俨如不流,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柚子花香。沈从文旧居陈列馆一侧的两棵百年老朴树穿宇相握,窸窣有声。
院子前面的大石头上镌刻着这位智慧老人小说《雨后》中的一句话,在绰约的灯光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跳入眼帘:“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