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全面检验深圳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5月10日至11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在龙岗区一拆迁区域开展地震、建筑坍塌救援实战拉动演练,通过连续48小时不间断的作业,最大程度锻炼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
5月10日6时,演练模拟龙岗区一区域发生地震之后,造成现场道路损坏、桥梁垮塌、建筑倒塌及人员被困,救援队员按指令迅速开展救援。记者看到,演练现场划分为出入道路、医疗援助、装备集散、人员集散、紧急集合五个区域,模拟断水、断电、断路、断网等极端复杂条件,涵盖了营地搭建、战勤保障、废墟埋压、狭小空间等10类实训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演练在科目设置上更加贴近实际,共设置了建筑破拆救援、高空绳索救援、沟渠受限空间救援、埋压破拆救援等12个科目训练。此外,还对狭小空间可拐角式液压破拆工具组、复杂地形组合式救援支架等一批新型地震救援装备进行了作战效能测试,将真实援救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面地预置在训练中。
面对损坏的楼体,救援队员沿着楼顶下放的安全绳、手持破拆工具,开始执行建筑破拆救援任务……福田消防救援站站长刘银龙介绍,该科目主要检验救援人员对绳索系统操作的熟练度,其中,空中安全破拆技能更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体能及综合协调能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演练为期2天,全市14支地震救援处置专业救援队伍共265名消防指战员同台竞技。相比以往,此次演练融合了无预案拉动、全过程导调、全实景作战、全岗位考核、多队伍交流比拼等多个内容,更加注重从单兵、班组、建制站等作战层级,强化地震、建筑坍塌救援的初期处置,是集实训、演练、比武三位于一体的训战新模式。
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干部邓龙表示,通过演练全面检验了地震、建筑坍塌专业队伍力量体系建设、功能单元协同作战效能及专业救援技术训练成效,提升队伍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攻坚实战能力。
下一步,消防部门将继续坚持预防预备与应急处突相结合,在全市开展地震、建筑坍塌救援分队轮训,着力提升地震灾害救援能力,时刻做好应急响应、跨区域增援的各项战斗准备。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