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莞第三法院执行到位金额1.42亿元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张瑞岚 文/图
2024-05-10 23: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在东莞第三法院桥头法庭的善意文明执行下,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握手言和,分别向执行法官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法官放心,我们正在赶工做新订单,一定会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感谢法官,我们终于收到部分货款了,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合作!”

近日,在东莞第三法院桥头法庭的善意文明执行下,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握手言和,分别向执行法官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而就在一个月前,双方还因货款纠纷对簿公堂,昔日合作伙伴产生信任危机,被执行人生产经营即将被迫按下暂停键。

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向法官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创某公司是一家新兴企业,主要经营制作玻璃纤维及制品,与惠某公司素有生意往来。2024年初,创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了惠某公司货款35万余元。

历经多次催款、法院调解,创某公司未能按约履行,惠某公司向东莞第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唐少彬收案后,前往被执行人创某公司现场调查,正好遇到了法人代表陈先生,他道出了难处:“去年公司订单数量骤减,公司账上的钱越来越少,现在也无法还清所有款项.....但是我们刚收到新订单,按期交货就能拿到钱,希望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对此,执行法官积极寻找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与帮助被执行人渡过难关的两全之路,决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一方面引导被执行人提出切实可行的分期还款方案,努力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另一方面,对被执行人的机器设备进行“活查封”,保证被执行人正常生产经营,完成新订单。

然而,因被执行人屡次失约,申请人对昔日的合作伙伴失去信任:“创某公司出尔反尔,我们也欠了其他供应商的货款,现在还要赔偿违约金和逾期利息,强制执行才能更快解决问题。”

发现双方背后的信任症结后,执行法官再次引导双方互相体谅,敦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还款义务,引导申请人给被执行人留下一线生机,重新搭建双方信任桥梁。

“这些年生意不好做,创某公司难得收到了新订单。如果强制执行,查封拍卖设备不仅需要时间,还会让对方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陈先生,做生意必须讲求信用,再三拖延不能解决问题。你也要拿出诚意和能够履行的方案,及时止损。”

在执行法官的多次沟通下,申请人惠某公司同意被执行人创某公司提出分期付款的方案,被执行人法人代表陈先生为表诚意,以个人财产作为担保,当逾期偿还货款时,同时执行陈先生及其妻子的个人财产。

4月23日下午,双方签订执行和解协议,昔日的合作伙伴再次握手重归于好,分别向法官赠送锦旗以表感谢。

近年来,东莞第三法院加大涉企案件执行调解力度,采用“活封活扣”、信用激励、惩罚预警等多种方式,督促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义务,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东莞第三法院以执行和解方式执结涉企案件257件,执行到位金额1.42亿元。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张瑞岚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