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角落里仰望苍穹 ——读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申彦哲
2024-05-10 17:17
摘要

我们都生活在某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洞悉广阔的世界。

“我活在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这里大、静、近,真大真实,又那么直接。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这是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封底上写的一句话,配以碧绿辽阔的草原背景图,那份悠远的静谧深深吸引了我。

《阿勒泰的角落》是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背景,记述了李娟一家跟随牧民在不同地区转场的生活故事。全书从不同层面呈现了那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细节,处处渗透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李娟跟母亲在偏远的喀吾图租了一间房子开裁缝店。狭小的房间一半用来做生意,一半用来居住,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一家人却能过得安逸又舒适。当外面狂风卷地,碎石和冰雹“啪啪啪啪”地砸在玻璃窗上时,一家人在屋里生起温暖的火炉,锅里炖着风干的羊肉,炉边烤着焦黄的馍馍片,小录音机里还循环播放着好听的歌。这样温馨的场景差点让人忘了他们是在荒茫的戈壁滩上,感叹于他们用生活的热情去抵挡外界的风雨和考验。另外,他们还在住处种花、养鱼。窗台上,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给孤寂的草原生活增添了缕缕生机。他们养的鱼除了自己看还让顾客欣赏,因为当地人没有见过真正的金鱼觉得很新奇,买东西时便忘了搞价。不得不说,李娟一家充满机智和聪慧,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于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寻,但都需要一颗饱含热情的心。一位叫尔沙的游牧小伙子,赶着自家的四百多头羊从夏牧场经过。他路过裁缝店便钻进去找人聊天,讲述游牧生活的艰苦。每到冬天要赶着羊群去“冬窝子”里躲避严寒,道路被大雪阻塞,常年与外界隔绝,只有简单的食物用来果腹,根本见不到蔬菜和水果。李娟劝尔沙去做点生意,不用再过那么苦的日子。可尔沙不为所动,他辩解道:“你们当裁缝哪点好,我们放羊就哪点好。”纯朴的话语,道出了生活的真相。有些人,总习惯看到自己生活中的苦,而艳羡他人生活里的甜。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是甘苦并存,只有看透生活的勇者,才能笃定地走完自己选择的路。

空旷带来自由,孤独造就了对生命的思考。李娟是喜欢自由和探索的,她说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光是最快乐的,因为不用在店里拎着又沉又烫的烙铁没完没了地熨衣服。当她在河边时,可以和自然对话。她好奇地观察每一片云、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石头,甚至是河里的鱼。周围是无边的寂静,她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感受着太阳的炽热和树影下的阴凉。她说当她把一张张彩色糖纸慢慢地抚平整整齐齐地展放在路边时,那便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心的。生活在一个空旷又陌生的地方,与大风为伴,以草甸为家,说着相互听不太懂的语言……李娟用生命体验着外界的奇妙,审视着内心的成长,她渴望记录下来更多关于生活的思考。

“我们都向往广阔的世界,我们都栖身小小的角落。”作者不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心怀远方总是美好的,然而,少了脚踏实地的耕耘,再近的距离也无法到达。我们都生活在某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洞悉广阔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把平凡的每一天过好,就是一种美好,生活可以平淡但绝不能陷于平庸。角落里也可以仰望苍穹,一如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看见满天星光。星光虽遥远,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我们无尽的希望与梦想。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与敬畏之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处角落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张樯

(作者:申彦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