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佛山市外国语学校开讲,关于人工智能他这样说……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阮凤娟
2024-04-21 18:10
摘要

揭秘AI的前世今生>>

“现在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日常经常接触的人脸识别、车牌号码识别,这些都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基础的。”4月21日,佛山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举行开放日活动,特别邀请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AI领域专家罗国杰作《人工智能漫谈》的主题讲座,为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揭秘AI的前世今生,介绍当下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以及数据、算法、算力三位一体的挑战。

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罗国杰在作演讲。

罗国杰是佛山一中2001届的毕业生,也是当年佛山市物理类高考状元。目前,他担任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佛山负责人。

人工智能(AI),是一门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和拓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新兴科学技术。其中,GPT作为一种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正在引领着AI技术的新一轮变革。GPT具有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可以根据输入的提示或主题,生成符合语法和意义逻辑的文章、段落、新闻稿等,这使得内容创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也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最初GPT技术远未成熟的情况下,研究团队没有因为困难就退缩,分阶段有计划地证实参数规模扩展带来效果提升的前景,并为此争取资源持续投入,这种坚持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罗国杰现场鼓励在座的学生,要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努力进入更好的学校。

活动现场。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应该如何培养年轻一代对于AI技术的兴趣?罗国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鼓励孩子们先把技术用起来。

“现在普通人也有很多渠道可以接触AI,比如手机能下载文心一言、抖音豆包、月之暗面Kimi等AI软件,用起来以后,慢慢就能让孩子们对AI技术产生兴趣,也会更加愿意去了解AI背后的技术逻辑,发现背后的学科之间的关系。”罗国杰说,社会各界也要更加重视新技术的重要性,共同去提升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的能力。

随着AI技术的成熟,社会各界也在纷纷讨论,会不会因为AI的出现而导致失业。罗国杰表示,目前AI技术确实已经达到了可以替代某类工作的程度,不管是什么专业,如果不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进展的话,都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所以,当一项新的技术或者机器出现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一种能力,就是怎么更好地利用技术去为自己服务。

在他看来,目前有一些领域是技术还不擅长做的,这将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方向。“我认为目前AI还不能替代人类工作的一点,就是结合感性判断和理性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人的优势在于面对复杂任务、复杂话题的时候,能够结合逻辑的推理以及自身过往的经验,去作出更有利的判断。不管是AI的技术发展,还是人的技能培养,其实都是在往这两个能力结合的方向去进行的。”罗国杰说。

罗国杰表示,虽然AI技术能够替代部分人类劳动,但从大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实是一件好事。当年纺织行业出现织布机以后,并不是纺织行业的人都失业了,而是越擅长用织布机的人,获得了越好的发展机会。“我们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擅长使用机器的人。”他强调。

佛山市外国语学校分管高中部校长董国强表示,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但是也面临很多“卡脖子”的问题。此次面向初三学生进行人工智能话题的科普宣讲,是希望让更多学生能够提前掌握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社会需求发展的方向以及未来的技术方向,激励他们到了高中、大学以后,能够投身解决更多基础性的、突破性的技术领域,为国家发展做更大贡献。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

(作者:阮凤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