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集中宣介对口帮扶及合作地区产业发展平台和招商项目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04-18 19: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8日,2024深圳市集中连片区域招商推介大会在五洲宾馆举行,借助此次盛会,深圳对口地区提升了对外招商引智的“曝光度”。

构建跨区域产业协作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经济总量看,2023年,深圳以3.4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取得这份“成绩单”,离不开投资项目拉动。深圳去年共安排重大项目909个,总投资约4.1万亿元;在2023年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更是洽谈签约超380个项目,涉及投资额超万亿元。一直以来,推动重大项目尤其是百亿级项目落地,深圳市积累了众多相关招商引智经验举措。

尽管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圳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但如今,她显然没有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着眼于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在更广区域、更宽领域建圈强链。

本次招商推介大会上,深圳首次集中宣介对口帮扶及合作地区产业发展平台和招商项目。省内包括汕头、河源、汕尾、潮州4个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川新城,省外包括赣州、南宁、哈尔滨、广安等产业发展平台。

这是深圳加强与对口地区产业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一招。

今年年初,无论是省内汕头、汕尾、河源、潮州市(深圳市对口帮扶与协作地区),还是省外赣州、哈尔滨、南宁市等(深圳市对口合作地区),都确立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目标。对于深圳对口地区而言,重大项目招引是拉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大“引擎”。

此次深圳搭台,集中宣介对口帮扶及合作地区产业发展平台,将有利于推动优质项目拓展,促进形成“深圳总部+对口地区基地”“深圳研发+对口地区制造”“深圳链主+对口地区配套”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格局,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政策保驾护航招商引智 共建产业园区实现长足发展

记者在大会现场的展区看到,深圳市-汕头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的招商用地信息,具体来看,每个园区的启动区面积、规划功能、发展定位都一览无余。

然而,背景信息能够呈现得如此清晰,背后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

“1平方公里启动区,能做些什么?”

“企业愿意选择地方政府合作,看重些什么?”

像这样的对话,时常出现在近年来开展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工作的现场。

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自广东省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全力推动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并完成河源、汕头等共建产业园区尽职调查工作,研究起草共建产业园区实施方案,明确共建园区选址、共建模式、重点任务等具体内容。

也正是相关的配套政策,保证了产业园区的长足发展。

今年3月,位于汕头濠江区的深圳—汕头产业转移合作园启动区首个建设项目——金狮新材料科技锦纶长丝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建设火热。

据了解,深圳与汕头两地共同研究制定《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工作方案》,并按照“合作共赢、问题导向、分类实施”的原则推进。南山驻濠江区工作队队长成天骄表示,共建产业园区全面对标、复制推广深圳先进举措,入驻企业可同时共享省级、两市、结对区、指挥部、工作队五个层级惠企政策。

今年来,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出台招商引资若干措施、深圳市-潮州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委会整合构建深潮产业有序转移政策体系……乘着惠企政策的东风,2023年深圳—汕头产业转移合作园启动区就引进企业10家;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已启动建设。

而在此前,深圳与对口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已孕育了不少硕果。深哈产业园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赋能东北振兴的示范样板、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认定为省产业转移园“十大重点园区”……

显而易见的是,深圳与对口地区携手搭台,既拓展了深圳产业发展空间,又带动对口地区产业“强筋壮骨”,一个又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跃然纸上”。

形成联动招商共识 打开产业合作想象空间

推介过程中,联动招商成为深圳与对口地区合作的一大焦点。

此次招商推介大会,虽是深圳首次集中宣介对口帮扶及合作地区产业发展平台,却并非深圳第一次与对口地区进行联动招商。

深圳与对口地区的合作情谊深而远,联动招商的故事,远比在会上呈现得要多得多。

在运作机制上,一些点对点的合作区、县之间,形成了联合招商工作专班,实现招商信息共融共通。在招商形式上,深圳用心用情办好每一次线下联动招商大会,如去年6月举行的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去年9月举行的深圳·潮州联合招商引资推介会、12月举行的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推介会等。此外,深圳还通过线上招商的方式链动资源。

深圳在每次的对口合作推进工作中迅速响应,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推荐辖区重点企业参与招商大会、展会,助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深圳与对口地区在结对联动过程中,招商引智的举措,也正为后续的“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等合作模式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