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手机号,本不该产生风险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04-08 21:42
收录于专题:圳论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安徽铜陵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科普视频中表示,“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这引起了很多网友共鸣。

互联网社会里,用户手机号被使用的场景十分频繁。凭手机号注册各类App账号,几成惯例。而其中某些App涉及网购、外卖、金融等重要服务。这也让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机号码,与用户的账户和身份信息安全紧密关联。

恰如“徐督督”在科普视频里所说,手机号注销后,“运营商会重新将其投入市场销售,如果不对支付宝、微信等软件进行解绑,新用户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老用户注册的账号,存在很大安全风险。”许多网友也纷纷在网上留言,或表达认同,或分享经历,“我启用购物软件免密码支付功能,结果被盗刷数千元”。

可以说,一旦手机号注销前解绑不及时,轻则会导致账号无法使用、个人隐私泄露,更有甚者则会造成财产损失。

如何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如何切实消除由此带来的各类风险,是一个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或许有人会问,注销的手机号码不再“二次放号”是不是釜底抽薪之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和号码资源有限,对用户注销的手机号“回收再利用”不可避免,电信运营商的相关做法,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保障用户信息与财产安全,这道题还有哪些解法?

解法一:一键注销各类App账号。目前,个人仍然是防范“二次号码”带来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手机号码不再使用,必须及时解绑。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之前已推出了手机号“一键查询”和“一键解绑”服务,这个功能很实用。但是该功能现在只覆盖主流App,没有覆盖所有合法经营的App。也就是说,一键解绑所有手机号码绑定的App这个痛点,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期待相关部门尽快实现更加详细和完善的“一键查询”和“一键解绑”功能。

解法二:停机保号。“实在不放心,你不想注销,你就保留这个号,可以停机保号,一个月5块钱。”这个建议来自上海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这相当于把保护账号安全的责任完全交到用户手里了。每月5块钱的费用,多年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期待电信运营商拿出更友好的方案。

解法三:弱化手机号验证功能。比如,“手机号+验证码”可用于实名制登录,但不能用于支付环节的安全验证。这样起码可以保护用户财产安全。

防范手机号注销后的风险,担子不能只由用户扛。解决这个难题慢不得、拖不得。电信运营商、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拿出更多切实管用的办法。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