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友运动治疗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快看看专家给出的这份运动攻略

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谭玉真
2020-08-29 17:31
摘要

日前,专家针对老年糖尿病这个特殊群体出现的五大运动误区,进行详细解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并发症多,影响生活质量。糖友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改变它,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生活质量。运动治疗是科学治疗糖尿病方法之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专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在实施运动治疗过程出现了不少误区,以致运动治疗效果不佳。日前,专家针对老年糖尿病这个特殊群体出现的五大运动误区,进行详细解读。

误区1:觉得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做的运动只有散步,有时候腿痛都没办法运动

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做“最低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大家可以在医生及运动治疗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且相对喜欢、并能坚持的运动方式。

除了这些,还有单/双手举哑铃(注意重量适宜,可用500ml矿泉水代替)、立式俯卧撑(站立双手撑墙做俯卧撑姿势)、靠墙半蹲、踢/抬腿运动、伸屈腿运动、坐式脚踏车、空中脚踏车等,这些运动有不少可以坐着或者躺着都可以进行,还可以看电视的时候顺便做运动,非常简单方便,病友可以增加交流,多发现,找到自身规律,总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下面用一些的图片告诉大家方法和诀窍,最重要的是动起来!

糖友们可以每个动作做10-15次,中间休息30秒,然后继续进行,还可以动作之间轮换,以身体耐受为前提,并且注意安全,预防跌倒,疼痛的肢体应该减少活动或者制动。

误区2:一把年纪了,这么多种运动哪些才适合我?这个强度不懂把握

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合自己有如下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脉率判断: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170-年龄)±10,可以用现在的健康手表快速获得脉率读数。

二是用自身感觉来判断,这个方法比较简易,不需要工具。当运动过程感觉周身发热感、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者气喘吁吁,能说话,但是不能唱歌,这时说明这个运动强度是比较适合的。

误区3:早上醒得很早,没事可忙,先去锻炼一个半小时再回来吃早餐

不能空腹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运动的最佳时间是餐后,从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约为吃完后半小时)。每次运动时间相对固定,比如固定每天晚餐后运动或者早餐后运动都可以。

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同样容易发生低血糖,建议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可分3-5天进行每次运动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放松),累了可中间休息,不可强行进行。规律的运动有助药物剂量的把握,利于血糖控制。

误区4:我妈妈不喜欢运动,每次就动10分钟,根本没用,干脆不做

每次10分钟也有益,每天多次几分钟这样少量累积,找到她喜欢的运动方式,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长,慢慢地把运动习惯培养起来。

误区5:我走那个足底按摩石子路可厉害了,别人都痛得哇哇叫,我都没感觉痛,证明我身体很好

糖尿病人要避免走这种“足底按摩石子路”,因为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会使感觉迟钝或缺失,特别是老年人,对疼痛感觉不灵敏或者没感觉,容易造成损伤而不自知。

总之,老年糖尿病运动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能控制或改善病情,能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但要注意以下原则,不可逞强,以免造成机体损伤或者不良后果。

运动温馨提示

1、注意做好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放松运动;

2、着装:宽松衣物,舒适鞋子、浅色袜子;

3、携带急救卡、食物、水,最好家属陪同;

4、运动前胰岛素勿注射在四肢,容易发生低血糖;

5、运动过程出现不舒服立即休息,不能缓解立即就医;

6、运动后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如有则到医院处理,切忌自行处理;

7、运动后不宜立即洗澡,应休息至少30分钟;

8、血糖过高过低、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如冠心病、脑卒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等疾病)均不宜进行常规运动治疗,注意咨询医生,遵从医生指导。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谭玉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