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普法力量,创新普法方式,南山区人力资源局打出精彩普法“组合拳”

南山区人力资源局
2020-08-29 11:42
摘要

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围绕“法治城市示范”的战略定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各种渠道,抓重点,促和谐,大力做好全区人力资源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社会氛围。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深圳“法治城市示范”的战略定位,这一定位意味深圳不仅要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就,在法治环境等方面也要有新的探索。

作为深圳最具创新力的辖区,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围绕“法治城市示范”的战略定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各种渠道,抓重点,促和谐,大力做好全区人力资源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社会氛围。

那么他们是如何开展法制领域的普法工作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据了解,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在“六五”普法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南山区人力资源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并结合其部门执法工作实际和公众的环境法制需求,按要求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

另一方面,南山区人力资源局还加强内部指导,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将普法内容通过“线上线下”齐驱方式,发出普法“好声音”。

狠抓顶层设计,统筹绘制辖区普法蓝图

一是实行“双领导”包干联系制度。

据介绍,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发挥局领导到头引导作用,局领导分别包干联系1个街道,以监察大队街道片区管理监察员为基干,以具有劳资纠纷处置经验的科级干部为组长,组成8个机动应急处置组,协同街道社区做好信息沟通、劳资纠纷排查、重大敏感案件的处置等工作。

二、建立“快受理、快调解、快结案”调处机制。

为进一步加大劳资纠纷调解力度,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快受理、快调解、快结案”调处机制,继续探索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专门抽调业务骨干开展咨询答疑和法律宣传,2019年就通过热线电话回答法律法规咨询达10197人次,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信访疑难问题。

三、建立区劳动信访综合调解指挥中心。

此外,南山区人力资源局还十分注重劳资纠纷调解效率和成功率。

据悉,围绕劳资纠纷调解问题,南山区人力资源局整合劳动监察、信访调解力量,负责一般性劳资纠纷和投诉举报信访案件处理。制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主任岗位职责》、《调解员岗位职责》和《内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同时,实现信访案件由专人受理、调解、化解一条龙服务。通过信访调解指挥中心的架构整合,提高劳资纠纷调解效率和成功率。

四、建立信访工作法治化处理平台

全面推进信访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之间的受理范围。制定《南山区人力资源局依法分类处理群众投诉请求工作办法》,汇制成《南山区人力资源局落实群众请求分类处理清单》共8类207项。

“七五”普法期间,对国信、省信、市信及区信网络来件出具《受理告知书》和《答复意见书》110份,《不予受理告知书》26份,做到信访案件件件有回复,切实保障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内部指导,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质量。

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十分注重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积极落实立案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便民利民措施,发挥法援律师作用,提升为企业和员工法律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强化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法规指导。认真组织好行政复议案和行政诉讼案件,目前均胜诉。积极与相关部门分别处理高国民、许志忠等10多宗疑难案件。

二是提升重大劳资纠纷处置速度。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针对当前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多发的态势,集中骨干力量,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快速、妥善处置一批重大案件。如城市厨子、丝艺时装、天顺优膳、世居物业公司等重大案件。

同时,成立快调庭,安排工作人员专司调解,在受理立案的同时发出调解建议书,预约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前进行调解,确经调解不成的转入审理程序,提高调解成功率,提高办案效率。

三是提升办案质量和公信力。

通过与南山法院劳动庭联系,进一步加强裁审衔接,不定时组织双方业务骨干对案件裁审意见进行学习交流,促进裁审意见的统一。去年以来,劳动仲裁案件的上诉率和改裁率均不到20%,而在仲裁阶段的调解率达到54%,超过80%的案件在仲裁阶段能做到案结事了。

执法普法相融,在执法服务管理中精准普法

一是增加执法宣传,“劳动监察工作室”进社区。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南山区人力资源局还进一步营造法治化环境,分别在阳光工业区、红花岭工业区、高新园、高发社区等片区开展“劳动法规宣传暨劳动监察流动工作室进社区活动”,得到了企业及广大员工的一直好评。

开展系列人力资源法规政策咨询,及时帮助用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220宗次,接受咨询与指导服务6000多人次,解析法律法规政策2800条次。

二是增加实际专项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据了解,“七五”普法期间,南山区人力资源局连续举办10期全区街道办事处及重点企业工会专职人员人力资源法规政策培训班,共有1000多人参加了培训活动。强化力度对30多家经济性裁员企业进行了法规政策培训,重点指导把好裁员条件关、裁员程序关、裁员补偿关、裁员限制关、裁员风险关等“五关”。今年6月,为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开展 “安全生产月”专题培训会议。 

三是增加“送法上门”,提升企业实操能力。

针对前海新城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建筑领域的用工不规范极易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问题,深入现场举办前海蛇口自贸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培训研讨班,邀请专家讲座,以案说法,着重解决建筑工地存在用工人员底数不明,工资结算不清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扼止劳资纠纷。

在另一方面,深入街道、进社区、进工业园区免费送“普法宝典”2.6万本;组织“12.4”等人力资源法规政策系列咨询活动7场2600多次;编写“以案说法”案例等宣教资料2000多份发给企业员工,编印人资法规政策汇编书籍2万本。

创新宣传模式,打造普法宣传矩阵

一是“线上线下”齐驱,开创普法“新模式”。

据了解,在疫情影响下,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围绕普法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创普法戏模式。线下,组织34家企业团队102人参加全区人力资源法规政策第二届知识竞赛初赛活动,经过角逐方大集团股份公司等8支企业团队进入决赛。

线上,在《人资法治乐园》网上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有奖活动;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微信学法考试活动;开展“与法同行和谐劳动”来深建设者劳动法有奖知识问答等。

二是布局普法宣传矩阵,发出普法“好声音”。

借助《智汇南山》网络平台和《蛇口消息报》,开办50多期人力资源法规政策宣传专版,扩大普法宣传教育阵地。针对劳资纠纷高发情形,将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连续举办共24期“人资法规政策与我同行”宣传栏目,并通过《晶报》、《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深圳南山网》、创新南山微信、湾区消息APP、影视中心等媒体进行深度宣传。

此外,疫情期间,在《蛇口消息报》开设“企业员工共克时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问答系列指引宣传专栏,政企携手共度难关。

编辑 梁志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