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文集》新书发布,作者畅谈人文学术演变与个人治学心得

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2024-03-31 08:04
收录于专题:见南山·文化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3月30日,《陈平原文集》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3月30日,《陈平原文集》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南山区委宣传部、前檐书店和商务印书馆组织举办,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作主题分享,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参与对谈,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辉出席活动并为陈平原老师颁发《陈平原文集》(全24卷)南山图书馆收藏证书。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文学术的演变,陈平原教授的学思历程可以提供一份生动的时代记录。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24卷《陈平原文集》,全面整理了陈平原教授在文学史、学术史、教育史以及文化史等方面的成果,展现出了一种不断开辟新领域,在多元视野中拓展学科疆域的努力。

据介绍,陈平原教授的学术之路与深圳作为改革重镇的探索之路,有着高度同频的精神特质。为此,《陈平原文集》新书发布系列活动特别选择在深圳举办,以纪念和彰显一个具有改革魄力和实力的时代与城市。

在新书发布会上,陈平原教授作了题为“‘步履不停’与‘平生风义’”的主题演讲,以文集的出版为引子,分享了改革时代中个人的求学经历和所感受的鼎新风气及其对于治学的砥砺。陈平原教授表示:“放长视野,我们这代人的阅历、观察以及心情,或许比我们做出来的学问还要有意义。看一代年轻人如何从时代困境中走出来,定定神,然后左冲右突,上下求索,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主题演讲后,陈平原教授与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围绕着读书治学“如何从狭窄走向宽阔”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谈,向读者倾囊分享读书与治学的思考、体会与方法。

陈平原教授特别谈到,读书有“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之分。在个人阅读中,有的书是作为个人发展某一阶段的敲门砖,而另一些书是能带来一辈子的启发。互联网的发达带来了人文知识文化传播的便利性,但目前大学建制要求下的专业阅读又会逼迫年轻人回到狭窄处。“高中毕业时我们都是同学,十年以后我们成了不同的人类,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彼此都走到非常小的知识的茧房里。”陈老师强调,今日的学科划分体系并非天然如此,人文学本来没有这么多边界,不应过分强调应该阅读什么书,而是要为自己的兴趣和探索而阅读。陈老师表示:“带着问题,关心人生,关心社会,这样的读书才是为自己,这样的人文阅读可以伴随你一辈子。”

新书发布会外,《以人文之名与时代同行——陈平原先生著作书影与墨宝展》也同时在深圳前檐书店展出。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陈平原教授治学四十余年以来的人生轨迹与探索之路,汇集其四十余部代表作的初版本书影,提供一份改革时代人文史研究的特殊记录。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刘欣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