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的2023年学术年会暨“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23年11月4日—5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系统、党校系统和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大学共同承办。这次年会同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团活动资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包括政治学工作者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系统化研究、学理性阐释,真正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积极宣传者。广大政治学工作者要提高站位,以政治学的特点和优势“讲政治”;找准定位,加快构建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明确方位,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议题,为其现实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在致辞中指出,要充分结合中国政治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思想和世界政治文明成果开展研究,努力揭示中国政治实践所标识的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在文明互鉴和理论对话中展现出中国政治学的研究特色和学界担当。同时,她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深圳进行政治学的实践调研,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代表学会李慎明会长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代表表示欢迎。张树华在致辞中提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政治学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中国的政治学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讲好“中国之治”的故事。他强调,一是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坚定政治自信、价值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二是肩负起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使命,从“大政治学”出发,解码中国之治,提炼中国之理,构建中国之学,弘扬中国之道。三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
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永成在致辞中回顾了深圳大学的创办历史以及成立政府管理学院的目标和设想,强调后者是深圳大学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特色,加快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学院将立足深圳,扎根湾区、面向世界,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需要,紧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机遇,按照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路径,推动学院的全面发展。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作了题为“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频主旨报告。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体现在“六个必须坚持”上,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之间不是并列关系。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根本立场,是其他五个必须坚持的方向和灵魂。第二,“六个必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兼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第三,学习运用“六个必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第四,“六个必须”既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又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指针。
大会发言阶段,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围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概念的生成”,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围绕“现代化:从英美与中国的比较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正当性”,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张明军围绕“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空转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时和兴围绕“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均衡发展”,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围绕“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双重动力机制塑造”,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师伟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创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熊易寒围绕“民主的邀请:迈向政府与社会的价值共创”分别进行了发言。
圆桌会议阶段,陈井安、程竹汝、韩冬雪等1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讨论发言。专家学者的发言主要围绕中国特色政治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
本次会议共设置7个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政治学发展与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政治学新学科新方法、政治思想史研究、公共政策与中国之治、深圳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7个平行论坛共涉及29个议题,涵盖了中国政治学界近年来的主要细分领域和研究热点,200多位专家学者发表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