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国际发布2023年度业绩:收入利润双增长 经营财务指标稳中有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2024-03-29 19: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复星科创投入人民币7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4%,增速超过收入。长期坚持的科创投入,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复星旗下各产业提质发展的强劲动力。

3月28日,复星国际举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复星国际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呈现“稳中有进”,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982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3.8亿元,同比大幅上升。在收入、利润“双增长”同时,复星的资金和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流动性保持良好韧性,集团合并报表有息债务下降人民币150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例降至50.4%。

“过去一年,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我们的产业运营能力不仅经受了考验,而且得到了质的飞跃,聚焦主业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复星国际将继续坚定推进创新驱动和全球运营,聚焦核心产业领域,“深挖矿”“挖好矿”,把稳定的盈利增长作为未来运营的核心目标,向“新”求“质”,推动复星更高质量发展。

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复星科创投入人民币7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4%,增速超过收入。长期坚持的科创投入,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复星旗下各产业提质发展的强劲动力。

以大健康领域为例,复星旗下创新生物制药平台——复宏汉霖经自主研发的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攻克“治疗荒漠”, 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的“明星产品”。截至2023年底,复宏汉霖已有5款产品在中国上市,2款产品全球上市,推动经营业绩迎来历史性转折——成为首家实现盈利的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复宏汉霖营业收入达人民币53.9亿元,实现净利润5.46亿元。

“复星内部一直说,要坚持做对的事、难的事、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我认为科技创新就是这样的事。”郭广昌说,复星要加强全球BD(商务拓展),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点是坚定不移的,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做科创,这是复星比较成功的一条道路。”

事实上,创新基因已深度融入复星各个产业,成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3年,复星旗下智能制造领先企业翌耀科技,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优化了自主研发的车身精准智能匹配系统的2.5D先进传感器,使系统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了30%,传输速度和响应时间提升了20%。当年7月,其核心子公司爱孚迪凭借持续创新能力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植根中国,服务全球”是复星始终坚持的理念。依托中国优异的供应链体系及效率优势,复星持续升级全球化战略,各产业的好产品、好服务在中国建立竞争力后,通过复星全球生态赋能,迅速打开海外市场。

2023年,复星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业绩报告显示,凭借深厚的全球运营能力,复星在2023年实现海外收入人民币892亿元,同比增长6%,占总收入的45%。截至2023年底,复星已在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布局,并逐步打造了“全球组织+本地经营”的领先模式。

在文旅领域,复星旅文集团旗下的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2023年创出佳绩,全球度假村录得营业额人民币151.2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19%,并达到2019年的118%。其中,Club Med美洲地区业务活动强劲,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24%。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