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已见雏形,深汕特别合作区迎来渔业旺季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文/图
2024-03-28 11: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地海产品种苗基地、养殖场以及天然渔港各处,都涌动着来自深海丰富海产馈赠的喜悦春潮。

正值新一年的渔业旺季,拥有50余公里长海岸线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海鲜肥美,吸引各地游人前来选购品尝。当地海产品种苗基地、养殖场以及天然渔港各处,都涌动着来自深海丰富海产馈赠的喜悦春潮。

春季气候回暖、水温回升,是出海捕捞、投放种苗的关键时期。深汕渔业资源丰富,常见鱼类约23种,把握好、利用好早春时节,就是为全年生产工作起好步、开好头。海产品的种苗成活率有赖于适宜温度。在惊蛰节气之后,南方地区水温基本能保持在12℃以上,各地养殖户也开始大规模地购买种苗、投放种苗。

紧邻深汕湾沿岸,距离鲘门收费站仅一公里之远,海鹏水产鲘门对虾良种场(下称“海鹏水产”)最近迎来了“开门红”。前来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一批批虾苗从这里“游向”各大养殖场。海鹏水产负责人柯海鹏表示,“截至二月底,年后全场共计销售了6000万尾虾苗。”

海鹏水产目前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最大的海产品种苗企业之一。“开年之后,销往合作区区内的虾苗尾数约有几百万,品类有南美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等。”

粤东地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让海鹏水产面向的市场更宽、销路更广。因此,出产虾苗不仅服务于深汕地区养殖户,其余大部分辐射销售至周边惠州、汕头、揭阳等城市。2023年全年,海鹏水产的虾苗销量突破15亿尾。2024年,柯海鹏有信心使这项数据再创新高。“今年海鲜市场仍将持续复苏,预计3月虾苗销量可达到1亿尾。”据悉,除了虾苗,黑鲷、黄鳍鲷等鱼苗在深汕的销售情况也持续走俏,为全年产量的保证奠定基础。

从鲘门镇百安海滩向远处眺望,一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于碧海蓝天之间,它就是因遍布江牡树而得名的江牡岛。除了绿树成荫、环境宜人,附近还分布有17个深水养殖网箱。暖春已至,大量鲜活鱼苗从这里跃入浩瀚深海。

据悉,这些深水养殖网箱由国泰集团投资并管理,每年共投放两批鱼苗。第一批在3月左右投入海中,半年后收成。紧接着投入第二批鱼苗,次年3月至4月收成。在养殖种类上,主要有金鲳鱼、斑鱼等。

持续向海扩张、建设海洋牧场,是发展深海养殖业的重要路径。吴永标和他的正源蚝业,也正在这条全新征途上不断赶路。“一排排木桩之下,饲养着大量优质生蚝。每到成熟季,经过捕捞-去壳-加工后的蚝干,会被运送至香港、深圳、广州等地进行销售。”站在临海堤岸,正源蚝业负责人吴永标介绍说,除了养殖板块,公司还拥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成品加工车间。

“春节后气温回升,各种虾蟹贝类、深海大鱼活动频频,渔民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旺渔村位于小漠港沿岸,这里的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据当地人介绍,小漠镇的海产品讲究一个“鲜”字,即捕即卖、即买即做,极大地保留了食材原味。

除了岸边支摊售卖,依托小漠港原产地优势,还形成了生意兴旺的海鲜一条街。记者在小漠港附近注意到,堤坝沿岸仅仅几百米的距离,便汇集了不下5家海鲜饭店。“渔民亲手打捞的海鲜,人均不过100左右,好吃又实惠。”来自东北的游客王先生说。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