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18日,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大会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中,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深圳建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贯彻落实新金融理念,把握“中央所向”,立足“民之所盼”,提供“市场所需”,发挥“建行所长”,答好“时代之问”。2023年深圳建行各项业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主要业务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进一步巩固提升了“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创新力最强”的同业领先地位,向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筑科技金融新动能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持续攀升,我国经济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23年深圳经济数据显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占GDP比重提升至41.9%。深圳建行紧跟深圳产业发展趋势,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深圳蓝影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医学影像设备。
立足深圳科技企业客群数量庞大、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强、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高等区域特点,该行提前布局,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以“圈链”思维创新打造“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的新金融服务模式,构建“利国、利民、利他、利己、利大家”的共赢,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为客户、社会、国家“解痛点、破难点、疏堵点”。
早在2022年4月,该行便举全行之力开展科技金融行动,经过第一阶段的服务覆盖、第二阶段的数字化平台赋能,理念和思路不断深化、打法和举措持续升级。如今,该行科技金融行动已几经迭代迈入第三阶段,将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打法,推动科技金融服务的质、效、量全面升级。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瀚强科技获批科技企业专属产品科技易贷5000万元。图为企业产品测试场景。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行产业链金融业务总规模破400亿元,链条企业总户数超6200户。通过构建由点到“圈链”的服务闭环,深圳建行有力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强科技客群融资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实现精准客户选择、精准金融支持、精准风险防控,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推动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助力科技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双碳”目标为牵引
擦亮深圳绿色之城鲜亮底色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特色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供给。身处我国超大城市中万元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城市,深圳建行明确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增加信贷结构的含“绿”量,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立足辖区产业特色,深圳建行深入绿色产业链交易场景,加强对制造业绿色工厂、基础设施传统产业的绿色布局,以新金融服务模式,为整个绿色产业链提供服务;同时,该行着力加强产业研究,挖掘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高成长企业,陪伴和孵化绿色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
当前,该行绿色信贷主要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绿色产业高效节能装备制造等绿色实体产业和绿色建筑,未来,还将持续围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关键领域精准实施金融滴灌。据悉,在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实施方案中,该行明确了各部门协同发力做好差别化政策支持,以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2月末,深圳建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突破1100亿元。
随着蓝色金融成为深圳绿色金融未来的重要发展外延方向之一,该行专门设立了海洋产业经营中心机构以及海洋渔业支行,以支持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目前,支行已与远洋渔业龙头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金融支持渔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此外,截至2023年12月末,深圳建行深圳海洋产业白名单企业信贷余额比年初新增约六成。按照部署,该行将持续聚焦产业链龙头,加大海洋企业信贷支持力量,助力擦亮绿色之城的鲜亮底色。润泽百
汇聚普惠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成长沃土
民营经济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近5年深圳每年新增注册商事主体50万户,其中99%是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已成为深圳区域最有活力、最有创新力的金融客群。为加速释放小微企业增长动力,深圳建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大文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强化金融科技助力,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服务重心下沉。该行运用新金融理念,发力场景普惠业务。通过数字化、平台化打法“一平台一方案”“一点对全国”,2023年末,深圳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3300亿元大关,是全国首家小微企业贷款超3000亿元的商业银行分行,普惠金融贷款成为该行第二大资产业务板块。
“建行惠懂你”App截图。
聚焦制造业、优质纳税户、创业群体等深圳特色群体,该行创新推出大数据创业云贷产品、十年期抵押类产品等,迭代升级“惠懂你”App至3.0版本,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满足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贯彻落实国家减费让利决策部署,该行全面下调普惠贷款利率,2023年普惠贷款利率下调了37BPs;在2023年4月,该行主动实施普惠小微贷款减息退费活动,向全量小微企业退返利息总计6.6亿元,上述两项累计向10万户小微企业让利18亿元,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让广大小微企业共享金融创新改革发展的成果。从管理、业务、技术到产品等方面,深圳建行持续续写“小企业、大事业、无止境”的建行故事,为深圳“双区”建设贡献建行力量。
深圳建行作为独家银行协办单位开展第三届“深圳福田咖啡节”暨“建行生活咖啡节”活动。
数字金融转型驱动
赋能深圳打造“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当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超30%,创造新就业超100万人,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圳建行深化数字化经营,持之以恒做好数字金融赋能深圳重点行业及产业。
近年来,该行加大数字金融探索力度,运用数字化创新技术持续赋能BCG三端。在B端,构建数字化平台覆盖深圳近百家商圈,搭建“商圈嗨购卡数字化平台”,实现全国及区域优质商户覆盖。在头部企业场景合作方面,该行联合头部车企比亚迪集团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成功上线比亚迪一站式购车服务平台。此外,该行持续推进对公业务优化,打造具有深圳建行特色的“线上+线下”对公开户模式,依托总行渠道,开发对公开户预约预处理系统功能。
在C端,该行持续丰富“建行到家”特色业务功能,与行内各平台进行组合式服务,实现快速创新创造、融合上线,不断延展银行服务边界;同时,延续运用数字金融理念来挖掘应用场景、便利市民生活的创新模式,以数字人民币业务,便利了市民的城市生活。在G端,深圳建行运用智慧政务赋能补贴发放场景,创新数字人民币预付平台,解决B端商户预付资金监管难题。
结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落地实施,深圳建行积极助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推动数币平台破解预付难题,到落地“建行生活”覆盖百大商圈,并以智慧政务让“惠民利企”政策快速兑现,该行已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应用,助力深圳打造“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以养老金融服务
助力广大民众由“养老”变“享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建行严格落实国家部署,响应国家发展养老金融的号召,深入推进养老金融协同发展,以个人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出发点,做好个人养老服务。
建行网点“智志助老e站”长者优享专区。
围绕养老金金融,该行主要围绕“养老三大支柱”,从获客、服务、产品等领域发力,解决各类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上以社保卡为支点,为“新市民”提供丰富且便利的金融服务;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方面,通过高层带队营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加大综合支持力度、加强与受托机构互动等措施,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金方面,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抓手,立足养老规划和财富支撑,联合头部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等机构,提供“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满足未老人群养老现金流规划需求。
为了解决养老金融种种痛点,深圳建行以“5+1”养老服务支撑能力,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构建全流程的“账户支撑”、做好多维度的“规划支撑”、搭建多元化的“产品支撑”、创设全周期的“投研支撑”、培养专业化的“队伍支撑”、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立足“青年之城”,深圳建行正加大对养老产业核心领域贷款的支持力度,推动养老产业金融发展,同时便于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养老服务,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生态的构建。通过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深圳建行打通金融到服务的良性循环,提升青年之城“有备而老”“老有颐养”的城市温度。
“五篇大文章”关乎强国建设,关乎民生所盼,关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深圳建行将坚定不移践行新金融理念,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与特区发展同频共振,为深圳市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建行力量。
(张钰琳 赵 轶)
编辑 陈萌琪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朱海燕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