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屡遭家暴,离婚时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法官支招女性正确维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杨爱华 刘斌
2024-03-07 16: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家暴不是“家务事”,家暴行为不仅会直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影响家庭和谐,还是危害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

夫妻本应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但遗憾的是,家庭暴力经常发生。那么,遭遇家庭暴力,离婚时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一起了解下面的案例,看看法官如何支招女性正确维权。

据了解,2020年3月,林女士与向先生经人介绍相识,一个星期后确定恋爱关系。2020年12月,双方生育一女。2021年4月,双方登记结婚。

因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执,有时还产生肢体冲突。2021年8月24日晚,向先生醉酒后殴打林女士,致使林女士左眼、左脸肿胀,胳膊处擦伤。2022年5月14日,向先生殴打林女士后,林女士报警,公安机关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反家庭暴力告诫书》。此事发生后,林女士带小孩搬离向先生家,开始分居生活。

后来,为了摆脱家暴影响,林女士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结束婚姻,于是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判令小孩抚养权归自己,并索赔精神损失费5万元。案件审理过程中,林女士提交了保证书、挂号单、照片、报警回执、行政处罚决定书、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反家庭暴力告诫书、人民调解协议书等相关证据,证明向先生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其实施了家庭暴力。

坪山法院经审理认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家庭暴力零容忍是人民法院一贯坚持的裁判准则。本案中,林女士提交的保证书、挂号单、照片、报警回执、行政处罚决定书、反家庭暴力告诫书等一系列证据,足以证明向先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多次对林女士实施了家庭暴力。林女士现起诉要求离婚,向先生同意,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林女士诉请解除与向先生的婚姻关系,予以准许。综合考虑婚生女的年龄、抚养现状等因素,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原则,确定其由林女士抚养。向先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多次实施家庭暴力,情节恶劣,导致林女士身体及心理均受到严重伤害。故林女士诉请向先生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关于赔偿数额,酌定4万元为宜。最终,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准予双方离婚,判令婚生女由林女士抚养,向先生享有探望权,每月支付2000元抚养费至婚生女年满十八周岁止,并向林女士支付精神损害赔偿4万元。该案件现已生效。

家暴不是“家务事”,家暴行为不仅会直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影响家庭和谐,还是危害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民法典明确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是人民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之一。对于被家暴的妇女,无论是在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中,因家暴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都可向施暴方主张损害赔偿,这种损害赔偿不仅包括物质损失的赔偿如医疗费、护理费等,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由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对于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不要因为惧怕而一味忍让,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妇女遭受家暴,可以向村委会、居委会、妇联等组织寻求帮助,及时对家暴行为进行制止、劝阻和调解;若身体受到伤害,应及时就医,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要注意收集和固定证据,相应机关制作的书面材料在诉讼时可以作为证据提交,如调解记录、报警记录、询问笔录、病例、验伤报告等;遇到家暴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可以禁止被申请人继续实施家暴,禁止其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等,还可以作为证明家暴的证据。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杨爱华 刘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