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街道水围社区位于福田中心区,毗邻皇岗、福田两个陆路通关口岸,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水围村,是无数深圳人的“深夜食堂”,充满浓郁的烟火气,更蕴藏着深圳城市发展变迁的记忆。
为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城区、街社、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水围社区党委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紧扣“党建强、发展好、治理好、服务好、环境好、群众满意”目标要求,选派处级干部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选优配强社区“头雁方阵”,以盘活经济圈、平安治理圈、便捷服务圈、绿美生活圈为抓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进水围社区美化亮化建设。
提升发展活力
争做“最有特色和吸引力”城中村
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澳租客人数逐步回升,为持续擦亮“食在水围”金色名片,水围社区党委联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坚持以食品安全健康为首要,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水平,水围社区的港澳游客数最多时突破日均1.5万人次。水围社区还将通过绘制贯穿于水围1368文化街区、水围夜间经济街、水围商业步行街、水围六街等具有浓郁“水围味道”的美食地图,挖掘一批具有地标特色的传统小吃,打造一批小而精、特色明的美食街,宣传一批影响大、口碑好的美食,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群众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留住优质企业,2023年水围股份公司在区集体资产管理局的指导下,找“良方”、谋发展,商铺出租率从2022年的67.2%上升至2023年的100%,很多商户感叹“一铺难求”。水围社区将一如既往地依托自身特有的“吸引力”,以“生产-包装-销售”一条线做好围村小吃产业化新篇章,探索传统小吃轻量化包装,让食客们有更多“大、中、小”选择,同时,做强平台支撑,打造传统小吃街区销售窗口,力图将水围社区打造成辐射周边、影响全市的美食体系。
提升服务水平
争做“最有影响力和国际范”城中村
水围社区地处深圳中央商务区南段,毗邻福田、皇岗双口岸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常住香港居民近4千人(占福田街道辖区居深港人的1/5),2023年水围社区建立全区首批“侨创福田”海归服务联系点,服务人次从2022年的1万人次增加为2023年的5万人次,其中港澳台人数占比约四分之一。
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水围社区还将推动成立跨境港人就业创业街区,吸引港澳青年参与进来,打造创新就业创业孵化平台载体,建立港澳与内地青年交流融合机制。进一步推进深港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局,水围社区将打造深港跨境服务中心,加强深港合作、密切深港联系,并通过多维度、广覆盖的服务,将该中心打造成为促进深港服务发展的重要平台。
提升人居环境
争做“最整洁、规范、和美”城中村
全面加强水围社区夜间经济社会面治安防控,积极创新探索工作机制,福田区公安部门、社区派出所民警、社区应急队、治保会巡逻服务队等多方深度融合、联勤联动,按照“全时巡控、全域覆盖、全员压责”工作原则,全面提升巡逻覆盖率、民警管事率,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水围社区南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中,将增设沿街绿化行人带,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同时打造水围社区形象“宣展行”活力中心,以片带面,典型示范,引领城市更新聚焦重点项目,成为人居环境提升、出行便利以及和美乡村的对外展示窗口。
在水围社区夜间经济街区中,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加强源头治理,及时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职能部门协作共治,杜绝“一罚了之”,推动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持续引导商户摊贩合法合规经营,推动筑牢“夜经济”的安全防线。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