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市罗湖区营商环境报告2023》发布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杨冰洁 通讯员 吴治聪 黄贤璇 文/图
02-21 18: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近日,罗湖区发布《深圳市罗湖区营商环境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以优越的营商环境为城区招商引资、存量企业做强做大以及产业创新等赋能。

《报告》指出,2023年,罗湖区商事主体突破30万户,占全市7.25%;全区招商引资落地重点企业270家,新增营收122.9亿元、税收8.5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区GDP增速7.2%,高于全市水平1.2个百分点。2023年,多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如罗湖创新推行“制度 + 科技”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模式,深港跨境信用改革等。

以政策创新支撑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和政策支持良性互动,为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和加强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罗湖的政策触角延伸更广更细,且评价体系更为直观。

在细分行业中,罗湖率先推出了“低空经济十条““数币十条”“旅游业十条”“医美十条”“规划设计咨询十条”“律师、会计和资产评估十条”“财富管理22条”,发布全市首个直播电商支持政策,针对性、实操性较以往更强,让企业快速“对号入座”。

另一方面,罗湖科技创新类政策扶持力度在全市前列,覆盖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攻关、科技人才等细分领域,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罗湖不断为城区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新动能,重塑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在清水河片区,创新生态更加蓬勃,一大批城市更新产业项目拔地而起;在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聚集了近100家持牌金融机构;在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罗湖与香港国际化营商环境机制对接更深入。

以高端要素集聚强化产业韧性

如何围绕产业要素集聚,打造预期稳定、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报告指出,要以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增强产业韧性的新引擎,围绕战新产业集群持续发力,依托中欧中心、城安院、中金岭南等平台和企业,加快在科技研发、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布局,开展招商引资,以企引企、产业链引企,促进产业强链、固链、延链。

作为深港融合的“桥头堡”和“引擎区”,罗湖始终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手段,实施以创新要素融通促进深港跨境科技创新合作、以产业衔接促进深港跨境先进制造业合作、以机制对接促进深港跨境金融合作等行动计划,引导国际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在罗湖高度集聚。

比如,罗湖在全国率先推动深港跨境信用改革打破深港征信“孤岛”获评深圳基层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典型案例、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案例;落地全国首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首次实现跨境消费补贴精准投放和深港两地支付互联互通;率先在罗湖公立医院开通香港医疗商业保险直赔服务等。除此之外,罗湖还打造了港澳青年人才驿站、口岸港人服务中心等,先行先试推动各类高端要素跨境流通和集聚发展。

以机制创新为企业提供金牌服务

在营商环境打造中,优质的服务不容忽视。对此,罗湖坚持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店小二精神”提供“金牌服务”。

聚焦高能级企业“新增长量”。罗湖针对央国企、上市公司等高能级企业的新增投资业务板块,做到主动了解、提前谋划、尽早对接,对符合辖区产业链发展的项目,灵活运用“一事一议”方式解决企业租房、人才配套等各类诉求。

立足城区优势“强引力场”。罗湖借助金融资源丰富、基础配套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等核心城区优势,推动业务板块分散的优质企业在罗湖成立总部,从融资贷款、人才招引、品牌提升等方面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杨冰洁 通讯员 吴治聪 黄贤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