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巨变引热议,读者真情祝福深圳
读特记者 罗世伟
2020-08-26 20:51

“爱我深圳!”“祝深圳的发展越来越好!”……8月26日,140版《深圳特区报》隆重亮相,充分展示深圳40年来辉煌巨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热议。

26日上午,深圳市少年宫旁的报刊亭刚开摊不久,便有不少读者前来购买报纸。“读着深圳发展的点滴,看着深圳当前的美好,想着深圳辉煌的未来,我心里很骄傲。”家住福田区的退休老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天一大早出门到图书馆翻阅报纸,之后特地来报刊亭买一份《深圳特区报》,作为珍贵的资料好好收藏。“图文并茂、鲜活生动、气势磅礴。”王先生对《深圳特区报》26日的报道、版面作出以上评价。另外,还有不少报刊亭老板向记者反映,当天出版的《深圳特区报》豪迈气派、激情洋溢,前所罕见。

网友小星则告诉记者,除了纸质版,她对本报推出的“深圳新老照片对比”、“你是哪种特区青年”等新媒体作品印象深刻。“二十多年来深圳的变化真的太大了,看到这些作品,好像一下子带我回到了小时候。”小星说,她在深圳长大,也在深圳读书上班,小时候家旁边的沙土路慢慢变成了柏油马路,小房子也渐渐变成了高楼大厦,她很期待深圳未来的发展。

“当年的深圳特区报还是竖排繁体字印刷的,因为这份报纸,我对深圳特别憧憬。”老读者叶丽芬告诉记者,她因为一份《深圳特区报》结缘深圳,如今来深已35载。这些年,她当过老师、图书馆管理员、动画编剧,现在仍活跃在公益一线,既见证了特区报从创刊伊始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也亲身经历了深圳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城市。”叶丽芬说,“谢谢深圳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一个能够施展专长、体现人生价值,充满着爱与希望的大舞台!”

“感谢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机遇。”读者龙忠良在深圳开了二十多年的出租车,因为会说英语被不少鹏城人所熟知。前不久,他的妻子乘公交车时突发疾病,幸得车上司机和乘客出手相助,事后他第一时间找到《深圳特区报》登报致谢。谈起深圳特区40岁生日,龙忠良感慨不已。“我1997年来深工作到现在,遇到的外国面孔越来越多,感觉我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从小喜欢英语的他,梦想当一名翻译。现在,他仍坚守在驾驶室岗位上,遇到外国乘客时便尝试用英语交谈。“我有三本留言簿,里面都是外国乘客用各种语言写给我的留言,像是写下了整个世界。”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罗世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