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华西与深圳经济特区共成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2022-08-26 08:09
摘要

40年来,作为深圳首批总部企业、广东省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华西扎根深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在深建成2200余栋精品工程,位居深圳市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企业排名前列。

中国华西承建深圳基金大厦获2020年鲁班奖。

当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2周岁的生日,8月22日,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迎来了注册成立40周年,并在深圳举行40周年“企业日”活动——《华西·答卷》。40年来,作为深圳首批总部企业、广东省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华西扎根深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在深建成2200余栋精品工程,位居深圳市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企业排名前列。

中国华西40周年“企业日活动——《华西 · 答卷》

特区建设的“善建者”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一直冲锋在前的华西敢为人先,傲然勇立在改革开放的潮头。1980年,“四川华西集团”为响应国家支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号召,抽调建国之初“兵改工”的西南建筑劲旅和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建工部直属施工主力队伍,走出四川,南下深圳,拓展市场。1982年8月“中国华西”在深圳经济特区注册成立。蛇口太子宾馆、深圳高尔夫球场、笋岗冻库、敦信大厦等工程是华西人创业探索、落地生根的记忆;深圳体育馆、深圳体育场、深圳发展银行大厦等工程则是华西人追求卓越、奉献精品的匠心见证。

蛇口太子宾馆

深圳发展银行大厦——1998年“鲁班奖”工程

其中由中国华西承建的深圳市体育馆以国内领先的建筑工艺和顶升技术,成就了全国第一批、深圳第一座鲁班奖。2016年8月,将这座“鲁班奖”无偿捐赠给深圳市博物馆。

中国华西将公司第一座“鲁班奖”——深圳体育馆“鲁班奖”无偿捐赠予深圳博物馆

作为“深圳速度”的参与者、“深圳质量”的倡导者,中国华西以其精湛的技艺擦亮了“善建者”的金字招牌,获得了深圳市“首届质量管理奖”、深圳首家“创建鲁班奖突出贡献奖”企业、“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杰出贡献企业”、“深圳市文明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深圳获“鲁班奖”27项(次),累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工程等超500项(次)。40年来,中国华西在这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精耕细作,是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敢闯敢试的“变革者”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从敢闯敢试到先行先试,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步伐,中国华西的变革图强、跨越发展也从未停歇,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刷新。1997年,中国华西拉开实体化改革的大幕,由此真正成为一个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2007年,开展三项资源整合。设立内部人力资源中心、周材设备租赁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使人力、设备和物业的配置更为高效有序。2014年公司率先打造行业内具有特色的“华西标准”,搭建由管理总册、七大系列两大专业分册和项目管理手册构成的三级标准化管理体系,每年定期优化管理链条、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动态式的管理提升。

中国华西标准化管理总册

以模式、制度、流程、运营中心为着力点,构建公司“1135”(一种项目管理模式,一套标准化管理制度,三项核心流程,五个运营中心)内控体系,有力保障公司运营的提质增效。中国华西作为四川华西集团的重要子公司,在四川华西集团十四五规划“打造千亿华西,迈进世界500强”的战略部署中,被赋予重要使命。作为四川华西集团华南区域总部的管理机构,中国华西勇担重任,不断拓宽客户的边界,全力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延伸区域布局的版图。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为大本营,北方市场、华中市场、北部湾市场、成渝双城经济圈统筹拓展,马来西亚持续深耕的“1+4+1”国内外市场布局。

赋能发展的“创新者”

创新驱动引领时代。中国华西创新业务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科技创新,迎来从“建造”到“智造”强企的华丽蝶变,创新动能日益强劲,智能建造发展迅猛,源源不断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面对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华西布局多元化业务领域,从城市服务、既有建筑维护改造、军工等细分市场寻找新增量;成功发行债券,进军资本市场,以业财融合的理念共享价值创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自主研发全球首创、全球领先的空中造楼机,中国华西在超高层建筑智能建造领域贡献了华西方案、中国高度;深汕钢结构厂投入使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落成,开启“南北双擎”时代,推动建筑工业化向前迈进。

中国华西自主研发全球首创、全球领先的空中造楼机

中国华西深汕钢结构加工基地

使命必达的“担当者”

中国华西牢记国企使命、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一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集中力量攻坚宝安区4个集中隔离观察点EPC工程;高效率高质量为香港应急医院建设注入华西钢结构构件力量;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补充到社区、街道等防控一线;彰显了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得华西力量。二是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2022年公司结合用工需求扩招应届毕业生,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纾困解难方面公司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减免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加大力度足额、按时支付工资,保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三是在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发起建设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华西建筑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是合作区第一家驻深企业自主发起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是中国华西探索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拓展企业服务窗口义。四是坚持与政府、合作企业携手为民服务,与中国联通举办了“关爱暖鹏城”公益活动,与市工务署组织“十全十美”留深过牛年的关爱活动,与多地政府对接组织复工复产直通车等活动,持续传递华西温情与温度。

深汕特别合作区华西建筑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未来,中国华西将继续发扬豪迈的善建精神,始终葆有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向着国内一流工程总承包服务商阔步前进;继续弘扬雄健的善建精神,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长久之道,向着现代建筑全产业链艰苦奋进;继续激扬进取的善建精神,依靠全体华西人的拼搏与奉献,向着铸造百年宏伟基业的长征路坚定前进,为助力“双区”建设贡献“华西善建力量”。

(原标题《和特区同频共振 与时代同向同行 40年中国华西与深圳经济特区共成长》)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周梦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