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2月19日,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空间保障现场推进会(白花片区)在光明街道白花社区举行,启动白花片区连片产业用地土地整备项目18个园区(地块)共计46.11万平方米建筑集中拆除行动,以实干作为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激发连片产业空间攻坚斗志,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区已成为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而连片产业空间是科学城发展的基础工程,光明区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在全市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工作中勇立潮头,勇当“尖兵”。2023年,光明区统筹推进“5+8+白花”连片产业空间攻坚,交出了全年释放101.6公顷连片产业用地的优异“成绩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光明区将继续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持续发力“5+8+白花”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空间整备,以大整备激活大片区,以大片区牵引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攻坚克难 持续发力连片产业空间攻坚
清拆现场,随着多台大型钩机轰鸣作业,一排排腾空的低效厂房逐渐倒塌,一个孕育着新质生产力的“白花科创谷”将在光明加速崛起。
白花片区连片产业用地土地整备项目(以下简称“白花项目”)是深圳市贯彻国家重大产业战略部署、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也是光明区2023年土地整备“一号工程”。
白花项目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优异答卷:项目实施范围1.42平方公里,涉及48个园区(地块)706栋建筑、总建筑面积98.7万平方米,需动迁企业520家、员工1.52万人。面对土地整备与利益统筹交叉无政策可循、有证用地及合法建筑面积“双高”等前所未有难题,在光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光明街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经过10个多月的攻坚克难,实现签约率100%、清租率96%、腾空率89%,累计拆除建筑面积40.44万平方米。
这是光明区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空间攻坚的一个生动缩影。光明区在公明、新湖等光明北片区持续打造创新策源地,在马田、玉塘等产业片区建设西南直角产业带,在光明、凤凰等片区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示范区,极大推动了高颜值城市风貌塑造、推进了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为光明科学城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提供充足的承载空间。
2023年,光明街道聚焦攻坚白花片区,10个月完成142公顷产业用地整备,而且是以国有出让用地为主的连片产业攻坚项目,创造光明区新的土整纪录;公明、新湖聚焦保障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光明云谷建设,圆满完成科学城建设发展空间保障任务;凤凰街道全面推进明湖智谷建设,加快建设光明区首个“三生融合”示范项目;马田街道聚力新兴湖连片产业攻坚收尾,保障飞荣达、科曼医疗等重点项目落地;玉塘街道百日攻坚,完成田寮通兴路片区首期地块整备任务。
创新实践 探索光明土地二次开发4.0模式
白花项目于2023年3月5日正式启动,光明区充分发挥主阵地作为,集中全区优势资源和精兵强将,在发扬科学城土地整备优良做法基础上,创新探索由街道作为利益统筹的权利义务承接主体,逐步走出一条光明土地二次开发4.0模式创新实践的新路径。
在党建引领攻坚模式下,白花项目成立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区领导小组+专项小组+现场指挥部”工作模式,搭建由现场指挥部、功能组、现场工作组、服务机构组成的“1+9+14+9”工作体系,组建354人团队,坚持一线统筹“大兵团”作战、一线攻坚“重难点”问题、一线营造“当先锋”氛围,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走进白花项目现场指挥部,集装箱搭建的办公场所极为简陋,但工作人员敢闯敢拼、干劲十足,现场“奋斗创造奇迹”的醒目标语,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300来个日夜,“白加黑、5+2”,召开各类会议400余次,研究解决企业搬迁、补偿安置、谈判签约、涉法涉诉等问题1200余个,做到“问题不过夜”“哪里最难,就从哪里攻坚”。
白花项目现场指挥部精准施策,排除万难,1周内完成72家重点企业场地匹配,1个月制定“政策平衡、操作可行、经济可行”的市场化补偿安置标准、完成全部企业带看,不到2个月全面摸清白花片区各园区数据,切实保障各方利益,与社会各方携手共进。
在白花项目一线,一批敢打硬仗、敢于攻坚克难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他们在勇于担当中锤炼作风,用自己坚毅的臂膀托举起时代梦想。有的干部腿部旧伤复发,到医院简单处理后继续坚守岗位;有的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短短几个月瘦了15斤;有的干部主动加压,带领组员创下40分钟内连签2个园区补偿方案表、20天内强力锁定4个园区的多项纪录……
擘画“新蓝图” 白花科创谷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23年5月,光明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白花科创谷的实施意见》,明确光明街道白花片区将高质量建设白花科创谷,打造“平方公里级”新型产业社区和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区。
根据规划,白花片区约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将全部纳入白花科创谷范围,按照“科技转化新高地、产业发展新引擎、幸福宜居新社区”的定位,将白花科创谷打造成为光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白花科创谷将依托光明科学城科研院所、科学装置、实验室等资源优势,加快建成光明科学城科研成果转化区和高端制造集聚地。项目建成后,该片区将一跃成为高端智能、极具现代化的产业社区,预计将贡献上千亿元的产值,惠及周边数以万计的居民。
作为光明区中心城区,光明街道全域位于光明科学城内,承担着科学城成果转化、生活服务配套等重要功能。高质量建设白花科创谷,将重塑光明街道产业新格局。
在光明街道塑造的“一心两翼三片”发展新格局中,白花片区占据“两翼齐飞”中的重要一翼。光明街道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白花社区,项目内企业动迁,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光明区创新“拆迁也是招商”工作理念,打好政策、服务、招商“三张牌”,成功把好企业留下来、招进来,目前,白花项目内意向回迁或总部留在光明的企业达48家,合计产值约60亿元。
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盘稳住了,带动光明街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光明街道GDP增速2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8.1%,年度投资完成率116.6%,实现全区“四个第一”。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雪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