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 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亚男
07: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圆满收官

11月16日,为期3天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人士参展参会,3天累计入场专业观众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同期举办200余场重大活动,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本届高交会以“科技赋能产业 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展览规模40万平方米,全方位聚合国内外各行业前沿产品、尖端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不但持续擦亮“中国科技第一展”金字招牌,更成为汇聚全球顶尖技术、引领未来产业走向的“世界科创第一展”。

外国政府组织的视频报道组在10号馆直播采访肺部诊疗一体化手术机器人。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超90%实物展品为“高精尖”技术产品

本届高交会,通过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大主题展区,全面展现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技术以及我国高水平创新成果,90%以上实物展品为“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超20%。

展会现场,航天科技集团、中海油、中广核、南方电网等40多家央企、国企带来“硬核”智造尖端技术,长征火箭、海葵一号、华龙一号、“深圳星”亚太6D卫星、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大国重器”列阵,展示全球创新发展的“中国力量”。

行业龙头踊跃参展。比亚迪、腾讯、华为、荣耀、华大九天、光明实验室、宇树科技、伯恩光学等2000多家国内领军企业、科研机构等携前沿科技“燃爆”全场,开源鸿蒙生态、昇腾384超节点、国产AI生态主题特展、卫星通信超远程机器人手术、全球首台“摄像”核磁共振等新产品、新技术“同场竞技”,成为展会“流量担当”,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打卡。机器人格斗、3D世界生成模型、eVTOL载人飞行器、AI绘画等争相“炫技”,让观众对“科技改变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首设“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

高交会已经成为联动区域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平台。今年首次设立的“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从西北清洁能源到东南数字经济、从东北高端装备到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集中展示了中国在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其中,上海展团带来“中国环流三号”模型、高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成果等前沿成果;杭州余杭展团带来仿生工业灵巧手Revo 2、TFT半导体技术的DNA微阵列合成仪等亮点产品;深圳福田区科技展团带来NAO机器人、领珑机器人、超导量子芯片、量子任意波形发生器及电子束光刻机等尖端科技……各地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最新成就,依托高交会有效联动,形成区域协同、资源互补的科创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3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带来国内首款高通量智能多肽合成仪、面向肺癌早筛早治的呼吸介入机器人等众多最新科创成果,让观众提前触摸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

本届高交会还特设国际友好城市科技展区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区,展现以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果。

全球上千采购团、数千家投资机构参会

除了聚焦高新技术、科创前沿,本届高交会将实效性和促交易放在突出位置,以国际采购商占比10%、省内采购商占比30%、省外采购商占比60%的“136”计划,搭建起全球高科技领域合作交易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

高交会首日举办的国际采购团新能源产业及储能技术山东专场活动,英国、俄罗斯、保加利亚、加拿大等全球多个核心市场30余家国际采购商深度参与,众多具有决策权的企业负责人现场面对面沟通对接,为后续订单落地奠定基础。

展会期间组织开展全球采购对接大会与投融资供需对接会,吸引了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036个采购团到场洽谈,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等30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最终实现1023项现场签约、超1700亿元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的“亮眼成绩”,助力深圳成为高新技术领域交流交易、产学研成果转化、科创企业腾飞的全球创新高地。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