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亮相,邀你一起来为公园之美打call

读特记者 林清容/文 李忠/图 通讯员 崔嵩
2020-08-26 16:52
摘要

征集市民摄影作品一起办展览本次“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还颇具创意地采用“流动”的形式,边展览,边征集,边更新,在展览同时,同步面向社会征集摄影作品,经专家评选及网络投票,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主办、市公园管理中心承办的“公园里的深圳·打CALL深圳公园之美”系列活动启动。活动分为“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打call深圳公园之美摄影作品征集以及《公园宝牒》打卡活动三部分,邀请市民朋友共同见证与分享深圳公园之美。

影像汇展展示城市大美风范

当日上午,莲花山公园山顶展厅经过提升改造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并举办第一个展览——“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深圳“综合公园、郊野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丰富多样、功能互补的公园形态,展现深圳山海连城、四季繁花的大美风范和城市新样态。展览还采用了高清三维投影沙盘的形式,讲述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公园40年的发展历程。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治宇介绍,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只有两个公园,分别是东湖公园和中山公园,40年踏浪追梦,深圳的公园发展至今已有1206个,形成了功能完善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绿色公共空间。未来,希望把深圳打造成世界级的公园城市,实现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目标,构筑“山海连城”,让城市与自然更融合、更亲密,让市民充分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更加健康的幸福生活。

展览现场设有公园成长树影像汇,展示市民与公园的美好瞬间。公园寄语墙则供市民游客写下对深圳公园的愿景与希望,市公园管理中心会将它们收集整理并认真研究,为今后公园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与广大市民共同建设“公园城市”。

除了展览,展厅内还精心搭配布置了花境,可以一边欣赏影像一边观赏花境。

征集市民摄影作品一起办展览

本次“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还颇具创意地采用“流动”的形式,边展览,边征集,边更新,在展览同时,同步面向社会征集摄影作品,经专家评选及网络投票,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作品征集主要分为公园景观摄影作品和公园人文摄影作品两大主题,每位作者可就每个主题分别投稿5幅作品。作品征集时间为2020年8月26日-9月13日。工作人员将从投搞作品中筛选出部分作品,通过网络投票,结合专家评选,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参与到“公园里的深圳”影像汇展当中,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展厅中进行展示,用不同的视角和眼光来发现与展示深圳公园之美,与广大市民游客朋友共同完成本次展览。

扫描二维码投稿

投稿还将有机会赢取《公园里的趣味植物》或深圳公园文化季“深圳湾音乐会”、儿童音乐剧门票。市民朋友可关注“深圳城管”或“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了解活动详情,并参与后续的网络投票。

公园通关打卡赢取奖品

逛公园又有新玩法。此次活动中,市公园管理中心精心制作设计了《公园宝牒》。

宝牒正面为精巧有趣的手绘图,不仅有深圳地标性建筑,如市民中心、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等,还有大家熟悉喜爱的深圳公园,可供市民游客在手绘图上探寻深圳的城市风光,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城市纪念品。

背面则设置为公园打卡和收集公园印章专用。本次打卡活动共设有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荔枝公园、香蜜公园等10个公园。市民游览公园时前往各公园指定地点并出示此手册,便可盖印章留念。该活动倡导市民用脚步丈量深圳公园,从特区建设之初的东湖公园,到新近建成的人才公园,通过实地游玩感受深圳公园建设发展的变化。另外,和亲爱的家人,或者心仪的TA一起打卡集印章,共同记录下美好时光,让逛公园也变得更有仪式感。

此次宝牒限量2000份,市民游客可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展厅及其它9个打卡公园领取。在2020年9月21日前,集齐5个及5个以上公园印章的前200名也将获得《公园里的趣味植物》或深圳公园文化季门票。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林清容/文 李忠/图 通讯员 崔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