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位于南海东部的西江油田群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南海累产量最高的油田。
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截至1月10日,西江油田群原油产量超1亿立方米,相当于7个杭州西湖水量。若以1立方米原油发电4000千瓦时计算,这些产油量可供全国家庭使用3个多月。
西江24-3油田在2023年刷新南海东部单体油田采出程度纪录。
距深圳东南150公里至175公里的西江油田群,平均水深约100米,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自1994年首个油田投产生产以来,西江油田群已形成包括4个油田、6座海上生产设施、300口生产井的油田群。
据中国海油西江油田总经理陈三君介绍:“西江油田群是我国首批勘探开发的海上大型油田之一,30多年来相继发现和开发了西江24-3、西江30-2、惠州25-8等储量规模3000万方级以上的油田,连续28年生产原油超200万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西江油田群曾先后与多家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引进世界先进的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1996年,我国第一口创世界纪录的大位移井诞生于西江24-3油田,最大水平位移8062.7米,将我国海上钻井技术推向了世界先进行列。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对外合作油田陆续转为自营,西江油田群也开启了自立自强的开发运营模式,一边健全油田管理体系,一边攻克技术壁垒,于2010年11月实现了油田全面自营。
春节期间,西江油田群石油工人坚守岗位,稳产保供。
近年来,西江油田群主力油藏采出程度已超过60%,油田挖潜难度大,产量自然递减快。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积极探索稳产策略和提高采收率措施,深化地质油藏研究,梳理近300口历史生产井的动静态资料,制定了以“小井矩、密井网”为代表的开发策略,形成了稳油控水、措施增产等系列极限挖潜技术,顺利实现了产量“负递减”。其中西江30-2油田累产原油超4000万立方米,是我国海上十大高效开发油田之一。西江24-3油田采收率创南海东部油田最高纪录,为我国海上油田极限挖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西江油田群正加快推进新油田建设和智能油田转型,规模化推广应用‘分舱控水’等稳产新技术,推动产量规模再上新台阶。”陈三君说。
春节期间,“海洋石油115”FPSO在深圳友联船厂完成坞修,将于节后重返西江油田。
(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