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24日获悉,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开发运营的南海东部油田传来捷报:年产油气已超2000万吨油当量,同比提前超10天完成,连续两年实现2000万吨以上高效稳产,产量再攀新高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刷新我国海上单体石油生产平台高度和重量纪录的南海东部油田“海基一号”。
“从最初时油气年产量仅十几万吨到连续稳产2000万吨,今年,南海东部油田原油日产量达到创历史的5万吨、天然气日保供最多时超2300万立方米,源源油气以超‘一天一船’的高频次输送至沿海炼厂,不断增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支柱的核心功能。”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生产作业部吴意明说。
2023年,南海东部油田科学把握“2000万吨以上稳产十年”发展阶段,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战略目标,打响新一轮增储上产进攻仗,最多时海陆超1.4万人直接服务海洋油气勘探开发,10座移动式钻井船、80余艘各类船舶同时进行油气开采、物探、钻井、工程多个项目,海域作业规模屡创历史新高,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均取得超预期成绩,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
油气勘探“量、质、效”创历史新高,持续夯实资源基础。南海东部油田锚定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目标,深化区域研究、强化整体评价、优化井位部署,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均获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储量创自营勘探以来新高,储量替代率、探井成功率、单井探明储量、桶油发现成本等关键指标呈现“三提一降”良好发展态势,开平南亿吨级油田重大发现、惠州26-6北和番禺10-6大中型油田重大发现入选“2023年中国海油十大勘探重大发现”。
新油田高效建产与老油田有效稳产并驾齐驱。南海东部油田坚持以“两提一降”为引领,锚定产量奋斗目标,把握发展新形势,积极推动“上产向稳产转变、提液增油向控水稳油转变、天然能量开发向规模注水转变”,成功克服近十年最多台风影响等不利因素,全年实施调整井40余口、开发井和措施井均超60口,投产新油田7个,建成产能创历史新高,增产措施实现“少井高产”,自然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均控制在近年最好水平。
油气储量、产量稳步提升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南海东部油田稳步推进“2000万吨以上稳产十年”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攻关,以提高储采比、加大控水稳油、推进数智化为主攻方向,成功掌握大型无人智能平台、海上燃气轮机、“虎鲸”高效热举排液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海洋工程装备,投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以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为代表的深水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技术人员巡检海上石油平台二氧化碳封存撬块。吴晨 摄
据悉,南海东部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是全国第七大油田、海上第二大油田,拥有在生产油田50余个、海上生产设施近50座,自1990年首个油田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过3亿吨,生产天然气600多亿立方米,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以及我国最大的深水油气田群,改写了我国南方“缺油少气”的能源历史,深刻影响了我国能源格局,以坚强能源保障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海油大力实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创造了新一轮油气勘探开发高峰期。2019年以来,南海东部油田5年增产原油近600万吨,超过同期全国原油总增量的三成,天然气年产量连续5年突破60亿方。2022年油气年产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吨,提前三年完成“七年行动计划”目标,为我国原油年产量时隔六年重回2亿吨作出重要贡献。
编辑 贺佳艺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