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李松蓢过年就是这个味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通讯员 姚思倚 文/图
2024-02-10 09:12
收录于专题:光明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的居民梁姨家中,一起制作煎堆、油角、糖环等特色小吃,感受专属于李松蓢人的浓浓年味。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的居民梁姨家中,一起制作煎堆、油角、糖环等特色小吃,感受专属于李松蓢人的浓浓年味。

梁姨是土生土长的李松蓢人,为了制作煎堆、油角等特色小食,她从今早5点便开始准备材料,待家人回来团聚时共同品尝,团团圆圆过大年。煎堆又叫麻团、麻球等,品种众多,外形有大有小,是广东特色传统小吃之一。煎堆味道独特,制作过程也颇为考究,将糯米粉揉搓至表皮光滑,分成等量的剂子擀开,包上花生碎、白芝麻、冬瓜蓉等自己喜欢的各式馅料,再放到锅里油炸。油炸后的煎堆体积膨大、色泽金黄、外形浑圆,轻轻咬上一口,外皮芳香酥脆,内里柔软粘连,香甜可口。

梁姨介绍,炸煎堆的火候要格外讲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太大了容易导致、表皮黑糊,火太小又容易粘锅,要一边炸一边不停地翻动,使煎堆厚薄一致、匀称浑圆,直到表皮呈金灿灿的,卖相才好看。

除了制作煎堆,油角、糖环、蛋散等同样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传统小吃。油角形状像“荷包”,是用面粉、鸡蛋、猪油(或花生油)搅拌均匀,搓成面团后擀薄,用圆形模具盖出小圆片,再放入花生碎、白糖、椰丝等馅料,用手指沿边轻轻压实,捏成麻绳状包好,等油锅翻滚时,将油角放入锅中油炸,炸成金黄色,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象征来年“家肥屋润”。拿起炸好的油角、糖环,咬一口酥酥脆脆,吃起来极具年味,香甜的滋味饱含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的向往与祝愿。

“有的一户派三个‘鸡春角’,有的一户派五个‘鸡春角’,不像油角小小个,‘鸡春角’好大一个噶……”从梁姨的口中,我们得知当年有“添丁”的人家还会给亲朋好友派发小吃“鸡春角”。此外,一到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炸煎堆、油角、糖环,到处都充满炸物的香气和浓浓的年味。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在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亲自动手制作,更多人选择在饼铺里购买,煎堆飘香的画面也只能在记忆里出现了。待全部炸物制作完成后,梁姨笑着说:“在李松蓢生活了几十年了,看着这里修马路、建公园、起高楼,一点点发展变化成今天的样子,相信以后的日子也一定越过越好!”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通讯员 姚思倚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