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办酒席被工作人员“撒盐制止”引争议,自办酒席为何屡遭整治?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02-02 22:0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日,一则“贵州毕节一户人家办酒席,食物被挂着工作证人员撒盐‘销毁’”的视频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

近日,一则“贵州毕节一户人家办酒席,食物被挂着工作证的人员撒盐‘销毁’”的视频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

1月31日贵州威宁县通报回应: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将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坚决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相关人员已专程登门向办酒席的村民道歉,当事村民也表示了理解。

2月2日,光明网对此发布时评:“移风易俗重在引导、贵在引导,不应依赖那些简单粗暴的强制措施”“复杂问题没有简单办法”。

那么一场酒席何故闹到如此地步?

事出有因

又是一场“无事酒”?

据南昌晚报报道,当地威宁县委宣传部一名吴姓副部长向记者介绍,当地为了劝阻村民滥办酒席,曾发布消息表示,发现有村民滥办酒席的情况可以向镇政府举报。1月30日,接到小海镇有村民为小孩摆“剃头酒”的举报后,一名副镇长带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劝阻,做出了向食物中撒盐的过激行为。当地政府在事件通报中表示,此前曾发布通知要求坚决抵制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如搬家、剃长毛、迁坟、垒坟、出院等。

工作人员“撒盐”现场画面。

民众苦“无事酒”久矣

多地倡导抵制滥办酒席

部分地方滥办酒席之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不少深受此困扰的网友感叹:酒席变了味,从热闹变成了攀比。以威宁县为例,当地曾多次发文,倡导自觉抵制人情攀比、跟风宴请,做到不请客、不收礼、不送礼;坚决抵制各种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酒席。

1月31日,贵州一女子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自己已经休假准备过年,但自从返乡后,自己已经参加了不少于20场酒席。除了红白喜事,还有小孩剃头酒、买房搬家酒、出院酒等诸多事由都可以成为一些村民的举办酒席理由。

网传视频截图。

2023年4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曾发布过贵州地区专项治理党员和基层干部违规滥办酒席的现象,认为滥办酒席严重影响乡风文明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

据封面新闻报道,1月19日,四川广元旺苍县嘉川镇灯塔村村民郭某为亡父去世三周年办酒席,随后被村民举报,村委会以“教育费”名义罚郭某1000元。事件引起热议后,灯塔村村支书许某明确表示,“教育费”是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决定的,对于“教育费”是否合理,纪委已介入调查。“若不合理,愿意退钱,并给村民道歉。”“80%村民签了拒办‘无用酒’承诺书。”村支书补充道,“他(郭某)四年办了三次酒现在又找理由办酒,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

1月23日,云南昭通盐津县纪委监委发布通报,除初婚、一丧一事按规定简办外,满月、升学、再婚等“无事酒”一律不得违规操办;若有党员、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可以向纪委监委举报。

1月24日,据九派新闻报道,四川巴中一市民表示,农村滥办酒席现象严重,希望全市整治相关问题,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对此,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回应,多个部门已联合出台相关规定,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使及时纠正,移风易俗治理工作取得较好实效。下一步,有关部门持续宣传移风易俗精神。

1月30日,据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委宣传部媒体号“平坝发布”消息,当地已发布“非红白喜事,请不要通知我”——平坝区2024年抵制滥办酒席倡议书。当地倡议民众认清滥办酒席危害性;算好滥办酒席经济账;抵制滥办酒席不正风;营造文明喜事新风尚;做到酒席操办按规定,并称“如果您发现身边有除婚丧嫁娶以外的其他酒席,请您主动通过来电、来访等方式反映给我们,我们将对反映情况进行核实,并第一时间进行整治”。

(综合自光明网、九派新闻、平坝发布、极目新闻、封面新闻、南昌晚报)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