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 | “先锋志愿者”戴兰芳: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红”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泫霏
2024-02-02 16:18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只要深圳有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戴兰芳的朴实话语体现了对深圳的热爱、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爱,相信未来她也会书写更多美好的服务新篇章。

自2013年正式成为志愿者以来,至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2728.7小时,平均每年服务时长超2200小时,高频次参与积极参加交通、环保、防疫等各类志愿服务,曾获深圳市五星志愿者和百优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她就是热爱公益事业的南山区“先锋志愿者”——戴兰芳。

以实际行动守好“开放之门”

“您好,请您在黄线外排队,自助通道一次只能走一个人”,“小朋友要注意安全,牵好大人的手”,“我帮您拿行李”。清晨8:30,热爱志愿服务事业的戴兰芳就出现在深圳湾口岸北广场、出入境大厅,服务着广大市民群众。乐此不疲做义工,是因为志愿服务带来了很大的获得感。讲起深圳湾边检站U站小故事,戴兰芳如数家珍:“前阵子深圳大暴雨,那天早晨我值班,先生和孩子都劝我别去了,我说哪能啊,恶劣天气更需要我们,哪怕为旅客们递块毛巾、递把伞,也算是尽了微薄之力啊。深圳湾口岸U站一年365天从不打烊。”

戴兰芳不仅服务态度好、工作热情饱满,为了做好口岸义工,她主动掌握了出入境相关知识,学习了急救本领。“我还准备报个英语口语班,努力跟上这个崭新的时代。”不断追求优越、提升自我,也是戴兰芳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大家肯定的秘诀。“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做义工,一直做到五十多岁,我还要一直做下去。”戴兰芳的话语、行动无不透露着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爱。

以实际行动传递环保正能量

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杜秀玲主动承担文明观察员职责,并任南山区垃圾分类减量展示馆馆长。她常态化深入小区、城中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志愿服务,组织小学生代表向居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同时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督导,对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助力社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她积极参加沙滩、河面清洁工作,对深圳湾运动公园人工沙滩、后海河等地区持续开展卫生巡查,为提升居民生活体验感、幸福感作出有力保障。

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戴兰芳一直活跃在抗疫一线,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并没有因为自身年纪和防疫风险退缩,辗转多个社区参加抗疫服务。疫情初期,“镇守”小区卡口,之后在深圳湾口岸坚守南粤大门,再然后在蛇口街道疫苗接种点服务,时而出现在海湾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在南山,总能看到戴兰芳的身影。此外,戴兰芳不仅自己做志愿者,甚至用爱心感染自己的儿子从小就从事志愿服务。“刚开始,家人朋友不支持、不理解我的志愿服务热情,慢慢地,可能是受感染吧,一个个都加入了义工队伍,都成了‘活雷锋’。”

“只要深圳有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戴兰芳的朴实话语体现了对深圳的热爱、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爱,相信未来她也会书写更多美好的服务新篇章。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泫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