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榜样 | 大学城社区志愿者队:校社联动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泫霏
2024-01-17 10: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三年来,大学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1378余场,服务类型广泛,涵括党建基层建设、辖区环境整治、社区文体活动等。

运用“社工+义工”的工作方法,构建“社区+高校”模式,发挥“社校联动”优势,先后开展了交通劝导、科普宣传、环境卫生等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因表现优异,在2023年度广东省学雷锋活动中,荣获“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这就是南山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大学城社区志愿者队。

鼓励全民参与 凝聚志愿合力

冬天的清晨透露着寒意,但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早早就站在丽山路与丽水路的十字路口上进行“交通劝导”,这群志愿者多为大学城社区的退休老人,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社区一个电话需要志愿者,就立马来帮忙。尤其是位于十字路口边的西丽湖地铁站,每到上下班高峰时间段就会有许多人经过,横穿马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现象时有发生,“交通劝导”志愿活动应运而生,已不间断开展了近5年,志愿者们常常顶着烈日,或要忍受刺骨的寒风,但他们仍毫无怨言,坚守在交通劝导岗位。截至目前,已开展了近3840人次,参与志愿者861余人。

微光如炬,亦能燎原,正是这群热心的志愿者们赋予了大学城社区更安全的交通保障和更暖的温度。

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基层治理

大学城社区立足社区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充分发挥校区与社区之间共建共治平台作用,把高校资源引入小区,链接辖区资源,以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例如:联合清华、北大、哈工大大学生开展“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反诈宣传,联合丽山学校学生开展植树节开展植树志愿活动、禁毒宣传、消防宣传等志愿服务;为解决桑泰丹华某空地私搭菜地和堆放杂物的问题,大学城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了20人的志愿者团队,开展桑泰共建花园项目,将闲置地平整改造成小型花园;为解决大学城各高校之间、校区与宿舍之间距离较远,2万多师生因长期缺乏公共交通工具导致的出行不便等问题,大学城社区推进接驳巴士顺利开通,并提供志愿者服务,大学城高校师生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终于打通。

响应文明建设 涵养文明之风

除了通过志愿服务解决社区发展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大学城社区党委还积极响应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号召,创新文明实践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开设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

如今,大学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推出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国画、舞蹈、羽毛球等各项活动,为退休的老人生活增添了一个好去处;开设的青少年国际象棋课堂,让孩子们在课外时间也能扩宽视野,其中,刘尹腾希和林子程两名青少年还分别获得了广东省象棋协会联赛的一等奖和三等奖。文明实践站发布的活动经常一经发布名额就被一抢而空,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实现了“需求”与“服务”的对接,让居民感受社区的温暖。

近三年来,大学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累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1378余场,服务类型广泛,涵括党建基层建设、辖区环境整治、社区文体活动等,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人次达7159余人次,其中在职党员参与服务超178人次。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泫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