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历史学家李硕:我想把战争和历史掰开来写

特约撰稿 宗合
2020-08-25 14:30
摘要

8 月 12 日下午,《楼船铁马刘寄奴》《俄国征服中亚战记》两本新书的作者李硕,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童岭、《忽左忽右》播客主播程衍樑做客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聊起了他的战史写作,以及历史上的宋武帝刘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史。

8 月 12 日下午,《楼船铁马刘寄奴》《俄国征服中亚战记》两本新书的作者李硕,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童岭、《忽左忽右》播客主播程衍樑做客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聊起了他的战史写作,以及历史上的宋武帝刘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史。

讲座中,李硕说,《楼船铁马刘寄奴》的主人公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他生活在江南,是南朝将领。面对北方的骑兵优势,在骑兵成为陆战主力、北方民族成为亚欧大陆压倒性的军事性力量之后,刘裕照样能打出平手,甚至胜利。刘裕是一个"翻盘者"。

《俄国征服中亚战记》是十九世纪俄国对于中亚的军事征服的战争史。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人类依靠现代科技、军事技术优势,对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形成了完全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这本书表现的是俄国一百多年来对中亚的军事征服,其中对于俄国人一百多年来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变迁着墨较多。

这两本书,前者代表骑兵刚成为主力兵种时代战场的形式和具体战争,而后者代表了游牧民族的谢幕。

他说,《楼船铁马刘寄奴》是 2009 年就写好的书稿。之前他在清华读历史学博士期间写的博士论文,后来出版了《南北战争三百年》。而《楼船铁马刘寄奴》是博士论文的"副产品"。他看到的这些历史人物、战争人物中,刘裕是经历最丰富、最有戏剧性的,所以就提前写成了书。

《俄国征服中亚战记》则是他 2013 年博士毕业,踏入新疆这块土地、就职新疆大学后,有感于与内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因此很想书写那里的故事。捷连季耶夫《征服中亚史》三卷本成了最初触发写作的契机。这套书记载的当时中亚的历史环境、人文风貌,跟他在新疆感受到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于是,他想把战争和历史掰开来写,让读者能有更感性的认识。

活动中,对魏晋南北朝有研究的童岭教授说,100 多年前的 1906 年,章太炎先生在日本给当时的留学生做了一次演讲,他说诸君就不要老学欧美了,我们中国人也有很多热血沸腾的人物。其中最可崇拜的,有两个人:一是晋末受禅的刘裕,一是南宋伐金的岳飞,都是用南方兵士,打胜胡人,可使我们壮气。章太炎先生就是想借这两个人,发激愤之情,驱除鞑虏。而岳飞,现在大家耳熟能详;但刘裕其实知名度不是特别高。李硕这本书选刘裕来做传记,既有个案意义,也有时代史的意义。

程衍樑认为李硕的书虽然是刘裕的战记,其实展现了时代的群像,里面还写了许多人物,比如桓温、苻坚,都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很有魅力的人物。

可以说,李硕以他一贯主张回到历史现场的细腻书写,侧重叙事,将原本一段冷门的历史,鲜活地端上读者书桌。通过一场场激烈的战事,以战史书写的方式,重新走进这个中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关键时代。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特约撰稿 宗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