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宝安 I 强化十大协同,以落实前海总规书写开发开放新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2024-01-18 16:4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把服务前海作为宝安的责任与使命,把前海总规落地作为宝安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全面加强与前海协同联动,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把服务前海作为宝安的责任与使命,把前海总规落地作为宝安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全面加强与前海协同联动,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强化规划协同。对照前海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围绕“一平台一枢纽一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快制定承接工作方案和事项清单,迅速激发前海宝安片区发展潜能。推动新扩区域与腹地形成有效衔接,辐射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协同。加强与前海政策衔接,修订完善一批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宝安与前海政策的协同性、一致性,充分发挥前海政策优势,全面赋能各行业各领域。

强化机制协同。完善“前海-宝安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对接机制,深化高度开放环境下的党建协同共建,强化政务服务等信息平台共建共享,着力在党建引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政府投资等方面形成合力。

强化空间协同。落实“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空间布局,推进宝桂通道、海澜路等联通工程建设,协同前海高水平推进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空港会展城、海洋新城、世界级临空经济带等重点片区建设,以大片区大项目,推动大投资大建设,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强化产业协同。联动前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和金融、物流等行业,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共建一批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增值服务”示范企业,努力打造两业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

强化创新协同。联动前海畅通“香港科研+内地转化”渠道,强化与香港在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一批示范应用项目落地,促进深港澳创新要素跨境融通。

强化人才协同。携手实施更加开放的招才引智机制,靶向引进国际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优化境外人才全流程服务,强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宝安服务站、“海归岛”等阵地建设,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强化开放协同。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进一步放宽跨境执业限制,重点扩大贸易、航运、金融、法律等领域与港澳的合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港澳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在检验检测等领域试点先行“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强化民生协同。推进深港两地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标准互认、规则衔接,加快港人生活村建设,引入香港管理服务模式,打造集产业、休闲、娱乐一体的港人服务示范街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强化文化协同。联动前海、南山探索文体设施建设、运营、共享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华发冰雪世界等重大文体项目建设,举办大湾区茅洲河龙舟赛等活动,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