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对5座水库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4-01-13 09:47
摘要

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水源保护体系

记者12日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全市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一期)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对5座水库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通过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高效益的水源保护综合体系,提升饮用水源安全。

项目治理意向效果图

资料显示,全市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一期)涉及深圳市公明、清林径、铁岗、铜锣径、松子坑5座饮用水源水库,总修复治理面积达47.8公顷。该工程主要针对水库区内存在的退化林地、裸露边坡等问题,通过换填种植土、种植苗木、喷播植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该项目主要建设范围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的水源保护与生态安全文明保护要求较高,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需优先保障库区内饮用水源不受影响,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水源保护的要求。”市建筑工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项目设计方案按退化林地生态修复区、裸露边坡生态修复区、绿化修复区3个分区进行措施布置,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库泥沙,涵养水源,减轻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改善林相结构、提升区域环境的目的,同时促进重点饮用水源水库流域内的水土生态环境趋于稳定和良性演替,实现流域内水源涵养林林分组成多样、森林水文效应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水土流失等面源污染得到全面防控的生态目标。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