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4丨能走会跑还“抗踹”,人形机器人“出击”!
读特融媒体记者 李旖露
01-12 17:3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在本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有一支特别的展团——人形机器人。

在以往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只是帮人类送餐、指路、拧螺丝的“工具人”,而在CES现场的人形机器人,拥有了更多能力。这一切得益于本届展会的绝对“C位”——AI。

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像人

“机器人伸出手,灵活地抖动弯曲手指。”展示这一人形机器人的是首次亮相CES的开普勒,开展当天还吸引了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前来参观。

开普勒的人形机器人

这家公司成立仅4个月,用三年时间进行研发,迭代了四个版本。这只吸引了众人围观的智能灵巧手,拥有12个自由度,可以轻松感知力量,根据需求进行轻巧抓取,高度仿真人类的手部结构。配合其团队自研星云系统,机器人可精准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及时调整,实现精准导航、移动、探索复杂地形行走方式等操作。

四足机器人动力系统部件研发商宇树科技也在本届CES上亮相,带来了2023年8月发布的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以及四足机器人。H1身高一米八,47公斤,行走速度大于1.5米/秒,跟普通成年人差不多。在官网,宇树科技把H1定义为“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在现场,H1进行了平地行走和“抗踹”的演示。

宇树科技H1的机器人“抗踹”场景演示

宇树科技H1的相关参数

在CES上,还有一众形态各异的双足、轮式机器人亮相。例如,LG推出了一个憨态可掬的智能家居双足机器人,可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与人类互动,根据检测到的情绪播放音乐,或者监控宠物;九号公司推出新一代智能割草机器人,通过全新升级的AI助手建图,能更智能地识别草坪边缘,可以自动导航和绘制整个工作区域,完成割草任务。

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AI大模型技术拉开了机器人智能时代的序幕。”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港股上市,两款人形机器人和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协作,共同敲响了上市锣。周剑在上市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上一次人形机器人引发热议还是2020年,当时波士顿动力发布了几条人形机器人相关视频,但并未掀起很大浪花。因为彼时人形机器人还处于高投入、商业化难的阶段。时间拉到2024年,伴随过去一年大模型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形机器人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本届CES上展出的人形机器人,相比以往的“工具人”人形机器人,拥有了更多交互、陪伴的功能,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人形机器人从以往简单地接收信息输入、信息指令的载体,转化为信息输出的载体,从而进一步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服务于现实场景,解决现实问题。

记者留意到,目前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有汽车公司、机器人公司和科技公司。特斯拉、小鹏、丰田等均已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二代的演示视频,相比第一代,行走速度和工作能力都有明显提升。2023年10月,小鹏汽车发布了其首款人形机器人PX5,可以敏捷运动、抗扰越障。

机器人公司中,除了上文现身本届CES的宇树科技和开普勒,还有深耕这一领域多年的波士顿动力、优必选。

科技公司中,包括谷歌、小米、科大讯飞等国内外公司,主要通过设立人形机器人事业部或子公司发展相关业务。今年1月3日,谷歌DeepMind团队和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展示了合作研发的通用机器人“Mobile ALOHA”。这一机器人将移动性和灵巧性集成到双手移动操作中,不仅能浇花、洗碗、摆放椅子,甚至能帮人剃胡须。

第三方数据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预测,202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为16.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达到286.6亿美元,1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3.28%。高盛预计,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在2035年将达到1540亿美元。这一领域还是蓝海一片。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功能迭代阶段的前期,要走到实际商用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本届CES上展示的成果无疑让人对人形机器人的充满期待,未来他们可以发挥更大价值。

“人形机器人将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从被动交互变为主动交互,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成为一个信息分发的平台,这是未来能够真正颠覆行业的价值。”周剑如是说。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