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一脉“香”承等紧你
晶报记者 张羽淳 李跃 统筹 李岷
01-04 08:41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在2023深圳首届“深圳之夜”巡回演讲及跨年故事大会上,舞剧《咏春》武术指导之一、佛山咏春梁赞系第五代传人梁子权团队现场进行了咏春拳表演,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了咏春拳的精妙之处。随后,知名歌手罗高丞即兴演唱了歌曲《光芒!》,这首歌是他看完舞剧《咏春》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这让现场很多看过舞剧《咏春》的观众陷入了回忆之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元旦过后,许多“咏春迷”又能大饱眼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1月4日至7日即将首登香港,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演5场,于辞旧迎新之际,春咏香江,武颂中华。

走过34城,演出132场,自去年3月舞剧《咏春》在深圳保利剧院完成首站演出后,便拉开2023年全国首轮巡演的大幕,至今已完成百余场演出,《咏春》逐梦追光,步履不停,场场爆满、好评如潮,独领风骚、名扬中外,在文艺市场催生出“咏春热”的文化新景观,成为当代文艺新名片。

去年9月,舞剧《咏春》首次迈出国门,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连演三日,博得满堂彩,谢幕后更是7次返场感谢观众。《咏春》在新加坡演出,既串联起了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情感与记忆,同时也以其现代性的表达感染了在新加坡学习、工作、生活的西方观众。他们不仅爱上《咏春》,更看懂了《咏春》。

赢得中外嘉宾满堂喝彩的《咏春》,用深圳设计活化了广东“咏春拳”和“香云纱”“双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和舞蹈的结合,是舞剧《咏春》的一大亮点。叶问与四大派掌门“对阵”的场面形成了全剧的高潮舞段,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先后登场,叶问则以咏春拳逐一相会。五大门派的经典武术招式与古典舞、现代舞的舞蹈特质相融合,既有武术的速度力量,也有舞蹈的飘逸洒脱,行云流水中蕴含武术精华。舞剧《咏春》的诞生与成功,增添人文温度和情怀厚度。

《咏春》最近一次亮相则是在2023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舞剧《咏春》选段精彩亮相。深圳青年舞蹈演员常宏基、张娅姝等10位演员以舞融武,生动呈现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大湾区气象,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一转眼,2024年已经到来,新年伊始,深圳出品原创舞剧《咏春》演出首站锁定香港。迎着新年的曙光,1月4日晚,舞剧《咏春》开启香港首演,“叶问”约定你!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前的几天,很多深圳和香港两地市民就已经发现,无论是香港铜锣湾商业街, 还是深圳的广电大厦、水贝金座、东门中心城、航天科技广场……舞剧《咏春》都开启了“刷屏模式”,大屏幕上播放的高燃、吸睛的《咏春》香港首演预告短片引起了来往路人的注意。除了这些地标,罗湖口岸、莲塘口岸、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各大口岸的大屏也在播放《咏春》香港首演预告短片,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亦有《咏春》香港首演预告短片的精彩呈现。此外,在各大口岸,还有《咏春》香港首演的免费宣传页供过关群众取阅。棋逢对手的过招、静水深流的拳法、底蕴深厚的岭南传统文化令人沉醉。咏春、咏春、还是咏春,叶问早已不在江湖,江湖却处处都是咏春。

香港铜锣湾罗素街大屏展示《咏春》演出信息。据《香港商报》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不同的传说和历史版本。许多人认为咏春拳源自川滇边区,流行于福建,扬名于广东佛山,但其历史脉络一直不是特别清晰。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咏春拳与香港有莫大渊源,并借助香港走向世界。用香港武术联会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最近接受媒体采访的话来说,当年咏春在香港寂寂无闻,叶问来到香港把它发扬光大,经历了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当时香港又没有资源,样样都很困难,但这班人就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艰苦创业,将香港市场打造出来。”他说,咏春和叶问早已不单单是一门武术、一个人名,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

话说当年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因年幼体弱,便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陈华顺因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经常亲自教授,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过招,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艺大进。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之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十五岁。

第二年,叶问奉父命赴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1949年,57岁的叶问离开佛山赴香港定居。此后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叶问在社会上和武术界很有威望,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

1971年,叶问弟子成立了“咏春体育会”,集教授、研究、交流咏春拳术于一体,这也是香港最早注册的国术团体之一。有一种说法,时至今日,香港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练家子”,都和叶问的传承有关。

叶氏门下高徒辈出,其中最著名者即李小龙。李小龙幼年拜叶问习咏春拳术,18岁前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武术。其间他悉心研究、吸收中外技击精华,创截拳道。

2013年7月29日英国《每日邮报》上的一篇报道,可以看出咏春拳在香港社会的影响之深:香港航空公司开始向空勤人员教授咏春拳,以应对“空怒族”的攻击。从2011年5月开始,香港航空就将咏春拳作为每一位客舱服务人员入职培训的必修课程,每次训练为期半天。所有香港航空的空姐都学会了咏春拳基本套路。

2018年10月,新华社推出报道《一位香港女大学生的“咏春情结”》,讲述一个叫刘碧尧的香港女大学生学习咏春拳的故事,其祖父是叶问徒孙。报道写道:“如今,香港有着大大小小的咏春拳馆,或开于街头,或隐于闹市。现存的香港咏春拳派系主要有梁相系、黄淳梁系。梁相和黄淳梁都是叶问的亲传弟子,在他们的传承下,咏春拳的火种在香港继续发光发热。而且,拳馆中不乏‘70后’‘80后’的身影,他们从小看香港武侠电影长大,有着很深的武学情结。练习咏春拳不只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更是他们对武术的一种执着。”

2020年8月,新华社再次推出了一篇题为《流动的咏春拳馆》的报道,讲述了一个叫林树成的69岁咏春拳教练的故事。1969年,经由熟人介绍,林树成拜入叶问大弟子梁相门下学习咏春拳,2010年他从香港驾驶学院退休,专注教授咏春拳。林树成的拳馆没有名字,唯一的标记是徒弟们身上价值100港元的短袖上衣,衣服上写着四个字:梁相咏春。

无论是空姐学咏春,还是女大学生的“咏春情结”,抑或是遍布香港的大大小小的咏春拳馆,从这样的故事或场景中,都可以看出咏春与香港的渊源。

所以,对于团队即将赴香港演出,叶问扮演者常宏基直言压力更大了,“香港观众对叶问这个角色有特别的感情,这是个更能检验我到底有没有真正理解‘叶问’的舞台”。常宏基也期待,届时如果有叶问的电视剧或电影的扮演者观看演出,希望可以得到专业观众的认可和鼓励。

香港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也是一个著名的演艺之都,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各种国际性演出不断。仅以今年为例,2024年2月至3月期间,第52届香港艺术节将为观众呈献由逾1400位优秀海内外艺术家带来的45场精彩节目、超过150场演出及约350项相关“加料节目”、外展和教育活动,包括音乐剧、戏曲、舞蹈和戏剧等。首届香港演艺博览将于10月14至18日在香港举行,旨在促进全球的文化艺术交流、推动文化艺术节目的业务洽商。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国际性演出中,《咏春》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或者说能见度。首先,它是由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赴港演出,是深港双城乃至大湾区文化交融的一个例证。

其次,《咏春》本身拥有不少香港元素,该剧以双非遗、双线索、双场景带来了两个时代同频共振。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分别以主题和展现形式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剧情与舞台表现中。“戏外”深圳《咏春》剧组与“戏内”赴香港打拼的叶问的故事,这两条线索在剧中并行展现、无缝切换,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作为一代宗师叶问将咏春拳发扬光大之地,香港至今仍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集大成之地,这里武术名家辈出,群英荟萃,交流切磋,以和为贵。也因此,双线叙事、舞武融合的《咏春》赴港演出,立刻引发了香港“武林”关注。

再次,《咏春》的精神内核——逐梦追光,步履不停与香港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世人对一代宗师的怀念,不仅仅是对个人的缅怀,更多的是对于内外兼修、不断进取精神的一种记忆和传承。而《咏春》在历经百余场演出后,也有望借助香港这个国际性舞台再打开“一扇窗”,将这种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

《咏春》赴港演出的消息,不但获得中央级媒体、香港媒体以及海外媒体的关注,也引发了大量港人的热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众多《咏春》粉丝发布图文、视频笔记等,“自来水式安利”《咏春》香港首演,不少粉丝表示,已购买《咏春》香港演出门票,“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2024年,和《咏春》一起冲呀!”

赶在《咏春》香港首演之前,晶报记者采访了香港导演李力持。上世纪90年代,李力持和周星驰两人联手开启了香港影坛上著名的“无厘头”时代。如今,李力持定居广东中山,他也时常来深圳。李力持对舞剧《咏春》一直很关注。他向晶报记者表示:“非常期待舞剧《咏春》,因为好多圈内人都说好看,高志森导演就曾经推荐给我,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剧中将武术和舞蹈结合,配合‘咏春’这个大IP,令人特别期待。”如果能将舞剧《咏春》改编成电影,则更加有意义,因为,“这是一部既富有岭南特色,又扎根大湾区的题材!”李力持说。

李力持

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创办人及荣誉团长纪文凤受邀1月4日晚去看舞剧《咏春》,她对晶报记者表示非常期待。“之前我看过一些视频介绍,觉得很新颖,舞蹈编排好graphic(生动、逼真),一直期待。”她谦虚地说,自己虽然不懂功夫,但是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是自己最爱的电影之一,同时叶问和香港的缘分也很深厚。“叶问在香港有传人,如徒弟李小龙,电影《叶问》《一代宗师》分别由甄子丹、梁朝伟扮演,都家喻户晓。上次香港天籁敦煌乐团8月在佛山巡演,我们去了祖庙叶问堂,也是向《一代宗师》致敬。我期待观赏将舞蹈和功夫融为一体的编排和表演!”

纪文凤

晶报记者还采访了一位准备回香港看舞剧《咏春》的香港人高松杰,他是一位在深圳创业的年轻人,开创传媒及科技公司,同时也是一位自媒体人,网名叫香港高Sir。据高Sir的讲述,他本身也有看舞台剧的爱好,以前在香港会一年看一到两部剧。因为高Sir就是“咏春”迷,对一切关于“咏春”题材的电影都很感兴趣,所以2023年11月,他专门在深圳看了舞剧《咏春》,看完之后,便被剧中精巧的故事构思、深刻的主题所吸引。“我大力称赞深圳出品的这部舞剧,质素之高,武术与舞蹈的完美融合,展现了动作的力量与美感,彰显了舞蹈艺术结合功夫的创新和无限可能性。” 高Sir说。

香港高Sir

看过剧之后,高Sir还对舞剧《咏春》的幕后故事进行了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知道为了做到舞武结合的视觉美感,演员们都提前一年开始武术训练,从零基础学习咏春拳,每天坚持打桩,不断探索角色内心世界,只为完美呈现干净利落的身手、行云流水的风范,在舞台上还原一个鲜活的武林世界。另外,舞剧《咏春》的精彩之处,绝对不只是武术场面,还有更多! 舞武同音,灯光、道具和场景配合也是一绝,深圳出品的创新舞剧《咏春》实在太棒了,很值得香港学习。”

当高Sir知道舞剧《咏春》来香港演出,他决定去二刷。“虽然我看过,但还是很希望看多次,因为实在太精彩,期待他们演出成功,也期待往后能够有更多深港合作机会,让香港的演员也有分参与,一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咏春故事。”不仅如此,高Sir还安利给了身边的朋友在1月4日首演之日一起去看。“我会和‘China Retold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联盟的两名香港青年成员入场,希望透过她们,以英文的演绎角度把看完舞台剧的感受分享到世界各地。我十分有信心透过香港这个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中国舞台剧已走在世界行列。我在香港向朋友宣传舞剧《咏春》,也为深圳出品大力点赞!”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张羽淳 李跃 统筹 李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