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岭南东坡人文论坛惠州召开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惠文旅宣 文/图
2023-12-23 23: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2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岭南东坡人文论坛——“苏轼与宋学”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召开。

12月2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岭南东坡人文论坛——“苏轼与宋学”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山大学哲学系、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禅宗与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细花,惠州市政府副市长李俊玲出席会议。

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宁波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近50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惠州本地文史专家及各地苏学爱好者120余人列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设分论题5个,分别是:苏轼的经学研究,苏轼与儒释道三学,蜀学、洛学与新学,苏轼诗词研究,苏轼与惠州文化,以大会报告、分论坛和圆桌论坛等形式进行研讨。12月24日,与会专家学者一行将实地参观考察惠州苏东坡祠、东坡纪念馆、惠州西湖、罗浮山等苏轼史迹点。

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中国古典哲学与宗教研究的大家,冯达文先生一直以来积极支持广东各地文化建设。2022年11月,惠州丰湖书院博览馆挂牌,冯达文先生发来贺信并高度赞赏惠州挖掘保护东坡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今年以来,他又率队到惠州开展文化建设调研。

冯达文认为,苏轼堪称“天才式”“全才式”文学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也是为“文名”所掩的重要思想家。“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以苏氏父子为代表人物的“蜀学”是与荆公新学、司马光朔学、二程理学、张载关学等并立的重要宋学流派。苏轼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人格缩影,是一座令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文化高峰。

冯达文称,惠州是苏轼跌宕起伏之生命旅程的重要一站。在惠州的两年零八个月,是苏轼诗文创作的高峰期之一,也是他一生思想的重要转变期。“苏东坡在惠州书写了中国传统文化很厚重的一页,所以我们要来惠州举行这个研讨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书华则认为,苏轼之学形成于黄州时期,成熟于惠州时期,完成于儋州时期。所以,惠州是苏东坡的福地,惠州成就了作为学者、思想家的苏东坡,同时,苏轼也成就了惠州。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对苏轼学术思想的研究,助力惠州东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焕发岭南名郡时尚魅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地生根。

“本次会议以前沿视野探寻东坡文化的魅力,深度挖掘东坡文化的内在价值,预计将对惠州东坡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惠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向最难之处攻坚的目标精神,围绕“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目标,着力推动“苏轼与两宋惠州文化发展战略”落地,建设苏学研究区域性高地、岭南东坡文化传播主要策源地,加强西湖、罗浮山人文精神的呈现,整合提升合江楼、东坡祠、嘉祐寺片区,通过寿苏会、东坡粉丝大会等平台,持续打造“不辞长作岭南人”IP,以“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正式启动为契机,全面打造东坡文化旅游首选目的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岭南东坡人文论坛”常态化,打造惠州文化传承发展品牌,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惠文旅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