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一盒茶叶,层层拆包,才看到茶叶的实体。
让包装“瘦身”是许多消费者的诉求。12月1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茶叶过度包装的典型案例。这是该局第二次执法行动,第一次系5月查处了一批包装空隙率超标茶叶案,纠正了一批生产销售超标茶叶行为。此举旨在推动茶叶消费回归理性和提质升档。
已开展茶叶抽检468批次,共检查了2875家相关企业
何为“过度包装”?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8月发布、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以下简称“新国标”)中,将其定义为“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要求的包装”。
所谓包装空隙率,即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具体而言,“新国标”对单件产品的净含量(单位为g或mL)在0-50之间划分了6个区间,其中小于等于1g/mL的净含量,空隙率要小于等于85%,大于50g/mL的净含量,空隙率要小于等于30%。对于包装层数作出了“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的规定,对于包装成本作出了“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的规定。
图为新国标中对包装空隙率的规定
今年9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深圳市福田区某茶庄。根据公开信息,执法人员现场使用“包装有度”微信小程序初步判定“大红袍”“福鼎有机白茶”随身宝礼盒等两款茶叶包装空隙率超标,随后通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验确认,判定这一茶庄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图为检查是否过度包装的微信小程序
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市场稽查处办案队长庄文化告诉读特记者,自今年5月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市局积极开展茶叶过度包装的抽检工作,从今年6月1日至今,已经开展茶叶抽检468批次。此外,在全系统检查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包装企业的行动中,共检查了2875家相关企业,责令21家茶叶经营主体改正过度包装行为。目前2家茶叶销售商家涉嫌存在过度包装行为经责令改正仍未改正的,已经立案处理办结。庄文化表示,市局在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还走访茶叶流通行业协会、茶文化促进会、包装行业协会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宣贯活动,并在茶博会期间对参展企业进行普法宣传。
近日,读特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和茶叶专门店,发现多数商品区陈列的茶叶类产品包装层数都在2-3层,包装均在正面的左右下角标明产品单件净含量、所含件数。
“新国标”下企业探索“环保之路”
“高端的茶叶要配高端的包装才能凸显价值,自己喝的就无所谓。”在福田“兄弟好茶”的专门店,一位消费者如是说。“兄弟好茶”的老板提到,店里多数茶叶都是两层包装,外面一个铁盒,内里就是茶叶,但也有客人买价格比较贵的茶对包装提出要求,觉得这种包装太简陋,且不利于茶叶储存。
一边是包装“瘦身”降本增效、杜绝浪费,一边是传统观念中的包装精致、送礼体面,消费者的感知如何平衡,企业作为其中的被监管对象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今年3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受访者在“自用”“给家人、父母买礼品”“给亲戚、朋友买礼品”“给客户/托人办事买礼品”四种情况下选择简约包装的比例为88.1%、41.5%、12.2%、6.7%,选择礼品包装的比例为10.6%、53.1%、76.0%、40.4%,选择豪华包装的比例为1.3%、5.4%、11.8%、52.9%。
这一调查结论显示,送礼人与收礼人的关系越亲近,选择简约包装的比例越高;用于送礼的商品包装档次需适度,过度包装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体验,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山田土”是深圳本土的创意茶品牌。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顾客自己喝的口粮茶以及用来送礼的礼盒茶。市场部总监王富桢告诉读特记者,目前公司将“口粮茶”的包装成本控制在5%-8%,但茶叶礼盒涉及结构和材质的标准比较高,包装成本会上浮到10%-15%,整体是符合“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规定的。
“山田土”认为,包装成本的多少还取决于在包装手工艺层面的创新,包括结构创新、材料创新等,而这些会涉及研发投入。王富桢提到,在当前“新国标”下,企业也在探索“环保之路”,比如用可降解的材料来做包装,或是整体设计考虑产品沿用性。“很多包装基本上是可重复利用的,像这些盒子上面还有客户定制的名字,我们做礼盒涉及的时候也会考虑产品的沿用性,选材、整体外包装设计也会考虑能不能让这个包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产品的附属品。”
据介绍,山田土在2017年推出了用可降解的甘蔗纤维材料做的包装,并在同年推出茶小饮系列茶品,获得深圳市政府的首届环球设计大奖的银奖、2019GDC评审奖。
针对包装空隙率这个方面,王富桢表示:“新国标的计算方法是,最小单元越小,它的空隙率要求就会小,茶包越大,空隙率要求就越大,某种层面上局限了茶和包装的关系。”公司的“口粮茶”沿用这个思路,按照最小单元、便携的包装来做。
还有企业提出,认为整治过度包装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这可以让企业将注意力回归到茶叶本身的品质上,而不是用包装去吸引消费者,形成良性竞争。
“包装过度”将进一步被限制
据报道,《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正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内容包括“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等,这些调整均经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和论证。
“茶叶包装过度”将进一步被限制。“市场上茶叶产品的主流包装为两层和三层,三层包装完全可以满足茶叶的保护、展示、储存、运输等必要的功能需求。”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魏宏在接受媒体采访说,调研发现近九成的产品包装成本在总成本的15%以下,平均包装成本占比7.9%,因此包装成本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在今年8月发布消费提示,包含学会识别商品过度包装、摒弃送礼“面子”心理、重视产品质量和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四个方面。消费提示指出,广大消费者若发现违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等标准过度包装商品,以及存在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应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当地12345平台等渠道依法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
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提示广大商家和消费者,在微信搜索“包装有度”或是“包装空隙率”可以获得一系列免费使用的小程序,输入产品规格,即可得出包装空隙率数据,方便自查。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