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是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最短途港。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的碳钢板材制造基地——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钢铁”)在此建厂,主要生产热轧板、冷轧薄板等各类碳钢板材,其热轧厂平均100秒可实现1卷25吨钢卷出厂。热轧厂工艺模型技术主管刘人溥介绍,2020年,其总产量645万吨,创造国内热连轧产线年产最高纪录;2022年,其一产线最高月产超过60万吨,创造国内热连轧产线月产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零碳冶金示范项目入选广东省公布的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为粤西地区唯一入选单位。记者近日在“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中了解到,当前,湛江钢铁已全面建成千万吨级钢铁基地。今年1至5月,湛江钢铁出口销量60.1万吨,较2022年增幅94%,其中,出口东南亚地区31.5万吨,相比2022年平均水平提升52%。在清洁能源方面,截至11月20日,湛江钢铁厂内光伏发电全年累计发电量首次破亿度。
国内首座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预计年底建成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家储油项目;双江口、澜沧江以及福建永泰水电项目;世界上最大的光热发电“一带一路”重点工程迪拜熔盐储罐项目;常泰大桥、瓯江北口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都与湛江钢铁息息相关。其还供货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广州知识城知识塔、深圳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项目,并主动承担广东省科技厅南海大容量风电项目研发,利用新一代调控技术成功开发新一代海上风电用钢。
绿色生产是湛江钢铁的一张亮眼名片。据介绍,钢铁废水的环保处理是钢铁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2020年,湛江钢铁成为国内首家固(危)废100%不出厂的钢铁企业,其中返生产率达37.56%。其全厂建设23套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100%处理,98%厂内回用,2项节水技术入选国家工信部优秀工业节水案例。湛江钢铁还是广东首家且唯一的废气超低排A级企业。
为做好碧海蓝天净土的守护者,湛江钢铁通过建设国内首套焦炉同步脱硫脱硝、烧结活性炭净化装置,成为全国首家全工序特别排放限值的钢铁企业。其采用国内领先的“雨水收集利用”“水电联产热法海水淡化”“废水全量回收”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使得吨钢耗水达到行业最低水平。对于环保资金的投入,湛江钢铁主张,“不该省的坚决不省”。
聚焦“变废为宝”,湛江钢铁开发含铬废液还原“解毒”等5项关键技术,于厂内建设8大固废加工处理中心,将固废变为副产品,并充分利用冶金炉窑的协同处置能力,拓展11条固废厂内消纳渠道。剑指“零碳”目标,其规划建设国内首座自主集成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预计2023年底建成。这也是首套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生产线,投产后对比传统铁前全流程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2019年,湛江钢铁将全厂15个分散水系统控制室整合成一个水控中心,实现全厂水系统集中监控,打通“取、制、供、用、排、回用”各环节的信息流,做到“全厂水量一张表、生产监控一幅图”。至此,湛江钢铁成为全国钢铁行业首家实现水系统集中管控的企业。通过MVR技术和末端治理,其将原设计的达标排海废水全部蒸发结晶成工业盐,实现从“三滴水”到“一粒盐”的转变。
记者获悉,为更好地发展绿色临港工业,湛江钢铁正在积极推进氢基竖炉绿氢和绿电应用,通过与国电投、宝武清能等公司开展合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一期、二期(一步)项目。湛江钢铁还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绿电使用、氢能应用、产业协同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氢基竖炉建成后,将探索“氢基竖炉+高效电炉”零碳生产高等级钢板的冶金技术,打造“零碳工厂”。
实现国产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零的突破”
在东海岛上,还有一个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它是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等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主要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金鲳鱼、石斑鱼、军曹鱼、马友鱼等。其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为我国知名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
据介绍,该基地从2002年起开展南美白对虾选育工作。其联合中山大学,以抗对虾白斑病毒(WSSV)为选育方向,经过1代群体选育和5代家系选育,成功孕育出首个国家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填补我国南美白对虾的种虾空白。近几年,“中兴1号”的抗病性、抗逆性、生长性都表现突出,市场占有率和口碑度也不断提升。
“在目前的运营中,选育规模可以达到600个家系,可以开展多性状方向的选育。”该基地高级研发工程师潘荣华表示,“未来一定是针对养殖户和市场养殖模式需求方向,来开展新品种育种工作。”该基地水产种苗与养殖研究所副所长陈奕彬指出,未来,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并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海岸卫士”红树林助力维稳生态环境
这需要和谐稳定的海洋生态环境,“海岸绿肺”红树林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有一片占地约6000亩的红树林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雷州半岛段途经此处。金牛岛现有红树林面积约104.2公顷,麻章区现有红树林面积约2115.19公顷,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红树林如何当好“海岸卫士”?据悉,红树林群落形成湿地生态系统,涵养多种生物资源,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红树林扎根于沿海滩涂,能够防风削浪,预防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红树林可以净化空气、水质,美化环境,形成优美沿岸景观;红树林还能够储碳固碳,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地高级工程师刘一鸣介绍,这片红树林内盛产各类鱼、虾、蟹、贝,吸引白鹭、蓝鹭、夜鹭、钓鱼翁、海鸭、翠鸟等多种珍稀鸟类到此栖息。“每年,广东各个职能部门举办联席会议,开展专项行动和无人机巡航加强候鸟保护,形成管理局、管理站、护林员三级网格保护体系。并且,通过爱鸟周、湿地日等活动,提升社会大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可持续利用科负责人何韬说道。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