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长专程走访香港高校,为了推进这件大事!

深政观察
2023-12-07 18:24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覃伟中此行的关键内容,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则是一个重要抓手。

12月6日至7日,市长覃伟中带队赴香港走访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考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分别与三所高校校长梅彦昌、滕锦光、叶玉如交流,推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入对接洽谈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合作事宜。

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覃伟中此行的关键内容,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则是一个重要抓手。

覃伟中表示,“希望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重大平台,进一步深化与香港高校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领域全方位合,加强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跨境共享,共同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合作区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赋予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定位。

深圳第一时间制定全面贯彻落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举全市之力,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

香港方面,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表示,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并将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进深港两个园区的协同发展,研究创新性的措施。

深港两地积极抢抓机遇、相向而行,推动河套合作区规划建设迈入“全面提速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长开启了此次香港高校走访。

小政了解到,河套合作区目前已引进了5所香港高校的10个优质科研项目。此次覃伟中走访的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其实早有布局,并且也都已在河套合作区设置了研究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

2001年,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2015年,研究院被第一批认定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目前下辖研发中心及专业实验室18所,其中包含3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深圳研发平台,5所深圳市重点实验室。

2020年,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在河套合作区落地,采用“一院(福田研究院)两区(香港和福田)”模式,对标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核心,聚焦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材料分析五大科研领域,已产出一系列实质性科研成果。

香港理工大学

2000年,香港理工大学加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并成立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2005年,加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2010年,理大深圳产学研大楼落成,理大深圳研究院与其后成立的理大产学研基地公司合称理大深圳基地。目前,深圳基地共有19个实验室及科研平台。

香港理工大学还在河套合作区设立了香港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创新研究院(福田),在光明科学城设立了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

2001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注册成立,重点围绕科学研究,学科教育及产业发展这三方面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方向和方法。

2020年5月,港科大经校董会批准于河套合作区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作为港科大及港科大(广州)双校中转支点,汇聚大学优势资源及发展经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研、创孵、教育平台。研究院落地河套三年以来,申请41项专利,累计引进150位港科大科创人才;深港协同创新实验室集群设立16个实验室。

根据报道,覃伟中一行分别考察了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情况。

这些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与深圳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其科研成果将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所高校的校长也积极回应此次深圳访问,表示“深港在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合作基础雄厚、潜力巨大,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积极参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发建设,携手构建深港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可以预见,未来3所高校或将加大在深、在河套合作区的布局力度,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注入新动力。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政观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