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深圳专场在阿联酋迪拜世博城举行,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首次设立地方专场活动。
本次“中国角”深圳专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深圳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措施与成效,促进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全球气候行动平台负责人Ian Tout、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经济学家Søren E. Lütken、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在深圳专场活动上进行了致辞。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是主战场。据介绍,深圳土地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常住人口却有1766万,人口密度达到了8821人/平方公里。这样的高密度超大型城市,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深圳的经验的是:
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绿色转型。重点推动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以能源革命、数字革命同频共振来实现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在产供环节,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了78%,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在储能环节,以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为目标,支持储能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形成了关键材料制备、电芯工艺研发、系统集成应用产业集群,四大锂电材料全球市占率超过20%,便携式储能全球市占率达到37.7%,光伏、锂离子储能等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在消费环节,深圳的公交车、出租车已经实现了100%纯电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60%,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深圳还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以“一秒一公里”的“深圳速度”,让新能源车主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这样的超级充电桩在明年年底将达到1000座,到那时,深圳超充桩占比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绿色金融创新助力企业绿色发展。深圳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达到了8914亿元,同比增长了近50%。同时,还组建了规模达20亿元的气候投资基金,筛选确定了196个气候投融资项目,帮助更多企业筹集绿色低碳转型所需要的资金。
通过制度创新引导市民行动。首先,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让它成为这个城市的低碳行动“基本规则”;其次,把无形的绿色生活方式转化为有形的绿色价值,激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在今年,深圳签发了首批近5.3万吨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让绿色低碳行动者获得了合理回报。此外,还鼓励大家主动奉献。深圳有个响亮的城市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目前注册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达到了248个,环保志愿者人数超过了18万。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城市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潘紫瑜 摄
深圳绿色“成绩单”重磅发布
深圳专场会议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发布了《深圳市新兴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研究报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腾讯公司发布“碳LIVE平台国际版”。
其中,《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全面梳理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深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深圳经验。
2023年度深圳十佳绿色低碳案例展示
本次深圳专场上,比亚迪、深圳能源、达实智能、冠旭电子、顺丰、深圳地铁、华润电力深汕公司、深圳绿米联创、深碳科技、深圳通等企业优秀案例获评2023年度深圳十佳绿色低碳案例,涉及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智能制造、园区管理、现代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等领域,彰显了深圳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主体作用。
国际大咖齐聚“论道”先行先试
值得关注的是,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气候解决方案与网络常务总监Cassie Sutherland,深圳市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磅,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等来自国际组织、企业、智库的专家代表,立足全球视野,分析当今世界低碳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深圳继续“先行先试”建言献策。
高端对话共商绿色发展大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导王东主持的高端对话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宜可城(ICLEI)副秘书长兼宜可城非洲秘书处主任Kobie BRAND、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深圳市向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霞、红树林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孙莉莉、比亚迪中东非销售总监姚树等嘉宾围绕“先行、先试、举措、创新”促进绿色发展目标的落实与推进,探讨深圳不同领域如何通过数字化和绿色化“双化”手段,有力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编辑 贺佳艺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云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