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发布调研报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文/图
2023-11-21 19: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1月20日,普华永道发布新一份调研报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该报告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内来自“政、产、学、研、金”等领域受访者的深入访谈撰写而成,包括多位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以及行业机构和学术界代表。与之前的报告相比,市场对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的兴趣大大提高,其中一位资深银行家将大湾区形容为“机不可失的市场”。

在打造产品服务创新高地方面,报告分析,协同发展、监管开放和技术创新,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更大范围的金融和非金融数据将得以流通或验证。例如香港金管局推出的“商业数据通”提升了香港地区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机会;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琴澳资信通”为生活在横琴的澳门籍用户提供线上资产证明跨境验证服务等。

在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方面,理财通和仍在酝酿中的保险通是大湾区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服务广大居民的两大重要抓手。跨境理财通是大湾区首个专属的金融互联互通试点举措,业界认为,如若可以取消对金融机构跨境提供产品及投资建议的限制,将会极大地促进理财通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大湾区投资者。而保险通的推进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一小时生活圈”,业界认为,科技可以使保险产品提供的保障范围扩大,优化大湾区资源的分配。

在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内地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数字金融、支付创新、生态系统创建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港澳地区也在不断地向内地借鉴及靠拢。跨境交流愈加频繁,使大湾区成为金融业数字化的新起点。然而,大湾区的数字化创新依然面临数据跨境流通的瓶颈。

在探索金融数据跨境流通方面,金融数据跨境流通领域涉及的效率与风险权衡既复杂又重要,但大湾区依然通过不同的路径积极探索。基于调研及观察,总结为以下四种模式:金融机构单独报批;由官方机构或专门机构集中处理数据传输;数据所有者通过去中心化验证传输数据;行业协作,无需传输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其中,数据所有者通过去中心化验证传输数据的模式,是最简单高效且符合现有跨境数据合规要求的方法,建议有关机构可以加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丰富的案例完善数据跨境流通的实践。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自从上次我们对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进行调研以来,市场情绪变得更加乐观。这是由于过去几年,政府主导的大湾区协同合作倡议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也加速技术与解决方案创新,积极应对大湾区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