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以“三个转化”让诉求“有人管、有人办、办得好”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通讯员 黎惠敏 文/图
2023-11-20 18:26

11月20日,记者采访获悉,光明区深入剖析民生诉求服务改革难点、痛点、堵点,以体制机制完善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机制、精准分拨机制和长效治理机制,推动民生诉求快速、高效办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办、办得好。今年以来,光明区民意速办平台共受理各类民生事件(含网格事件)58.4万宗,按时办结率99.66%,平均办理时长压缩64.8%,群众满意率99.95%,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联动协同机制 将市区部门“联动指数”转化为辖区群众“幸福指数”

针对涉及市区两级部门事权、责任主体分歧较大的工单事项,通过组织市区两级部门到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凝聚市区部门共同解决民生诉求问题的合力。

如辖区群众反映突出的英荟城鹅颈水河道晚上路灯不亮问题,光明区主动邀请市住房保障署到光明实地调研,组织区内有关部门现场召开协调会,共同查摆问题、研提对策,就解决路灯不亮背后涉及的河道移交、监控设备接入政务内网、电费、复种树木等问题达成共识。调研当天晚上,问题得到迅速解决,路灯当天晚上重新亮起。

完善精准分拨机制 将职责划分“最小颗粒度”转化为部门协同“最大公约数”

将涉及多部门职能交叉事项向细处划分,最大限度挤压部门“踢皮球”空间,努力实现“精准化”分拨诉求、“高效化”处置问题。

例如针对光污染问题,结合问题特点和行业关联度细化为6个事项,明确玻璃幕墙等建筑设施和材料产生的光污染由光明区住建局负责,商业电子屏、市政电子屏、广告招牌产生的光污染由光明区城管局负责,建筑工地照明灯光污染,以及其他光污染由光明区生态局负责。

将职责清单化触角向街道延伸,在市、区民生诉求职责清单基础上,选取光明区玉塘街道作为试点单位,细分出街道职责事项16大类749项,厘清街道内14个部门、各社区的职责事项,实现街道级民意速办平台分拨易辨易判,有效提高了处置效率和满意度。

聚焦长效治理机制 将个案做法转化为普遍方法

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个案为“小切口”深入剖析,从一件事反映的“弱信号”中捕捉一类事蕴藏的“强信息”,推动个案办理的高效向类案治理的成效转变。

例如针对未纳管道路管养及交通安全管理的共性问题,通过解剖个案办理情况,深入研究共性问题,提炼类案经验做法,从道路建设、管养移交、执法等各环节链条着手,研究提出完善安全标识、加快移交流程、创新执法方式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着力解决类似问题。

最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放开“地摊经济”,针对相关工单的变化趋势及早研判,从个案做法中归纳经验做法,制定《光明区摊贩经营管理工作指引》,优化全区摊贩经营场所划定和设置,让“摆地摊”带来“烟火气”的同时,避免成为投诉“重灾区”。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通讯员 黎惠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