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深信院”)校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深圳市工商业联合会(下称“深圳工商联”)企·航 深圳民营企业发展服务计划走进高校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家校园日活动正在举办,来自不同行业的233家企业,共计400余名企业家齐聚深信院,共促产教融合,共商发展新兴产业大计。
政行企校同发力 共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企·航计划”走进高校暨深信院企业家校园日活动是“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携手共育人才、共同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的重要举措,旨在锚定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努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数字化变革新机遇,助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有机衔接,提高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的数字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服务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产教融合论坛上,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深圳工商联党组书记刘俊琳表示,深圳工商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到三个“更好服务”,充分发挥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城市共同成长,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
深信院党委书记苗宁礼介绍了深信院在服务产业、助力企业发展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学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始终以培养大湾区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积极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强芯铸魂”进程和深圳“双区”建设,在办学实力、师资队伍、科技研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接下来,学校将秉持“国家所向、产业所需、院校所能”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员工培训、产能出海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产业进步作好贡献,实现政行企校多方共赢。
深信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从产教共荣打造深信样板、平台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介绍学校产教融合整体情况,以及学校专业建设和科研发展情况。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企业家们能更多地了解、关注、信任学校,并表示学校将在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愿与各位企业家双向奔赴、相互成就,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从2009年开始至今,海目星与深信院深耕科技开发,以科技创新为纽带,建立了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松岭动情地讲述了海目星与深信院十多年来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他认为校企合作推动了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张松岭表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要条件。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EO王成录在主题报告中提到,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是“2522”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基础。他表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在于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能够搭载到所有设备上,让所有设备统一系统、统一语言,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物理世界设备数据。他希望与深信院基于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率先打造全国首个开源鸿蒙职业教育标杆平台,共同建设开源鸿蒙人才生态。
锚定发展靶向点 提升人才供给精准度
产教融合论坛结束后,深圳工商联、深信院组织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召开深圳民营企业开源鸿蒙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座谈会,促进校企供需快速精准对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结合路径,助力深圳开源鸿蒙欧拉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了解到,深信院联合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揭牌成立了职业教育领域中首个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依托学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招收的2023级开源鸿蒙班在10月顺利开班,致力于培养具备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和应用能力的高层次数字化工程师,为行业持续输送优秀人才。王成录表示,人才培养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开源鸿蒙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能为企业输送大量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资源,值得推广。
苗宁礼指出,通过校企双方面对面座谈,学校能够及时听取企业对鸿蒙生态人才培养的需求。接下来,学校将用最好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机制把开源鸿蒙班办出质量。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为有需求的鸿蒙生态企业提供好技术服务。他表示,要以企业家校园日为新的起点,与企业勤联系多沟通,及时响应产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明确办学的目标和着力点,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能更好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深信院为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交流对接平台,也让我们对于深信院高素质的教育和情怀有了更深的认识。”刘俊琳说,座谈会让大家很受启发,与会企业提出的对深圳工商联和鸿蒙生态的建议,以及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都十分宝贵,有益于今后深圳民营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做好研究办理。
产教科深融互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当日,与会企业家参观了深信院具有代表性的产教融合基地,实地了解学校在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方面的成果,分组进行了校企合作对接。
据介绍,深信院已构建了“产教科”深融互促体制机制,致力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数字化人才,有力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学校与华为、腾讯、中国电子等高端企业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建立了16个特色产业学院、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
深信院还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激光增材制造、5G通信等领域具有专业建设优势,相应建立了《可服务企业事项动态清单》。可很好地为区域相关企业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信息系统国产化改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及测试、精密加工及检测技术服务、新材料、工业机器人、企业管理、中小微企业专项调研等领域提供相应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技术验证与培训服务,目前可提供技术应用和培训服务百余项。
据悉,未来,深信院将从四个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发展、产业进步做好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对接产业及时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两好两强”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二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工艺提升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持续发力;四是支持产能出海,在技术服务、装备调试等方面助力企业拓宽海外市场。
(图片由深信院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