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举办。本届论坛延续“开放·信任·合作”主题,以“科技赋能发展,共谋湾区未来”作为年度主题,将围绕科技探寻前沿、科技促进发展、科技应对挑战、科技有效治理四大主题开展研讨。论坛共设1个主论坛和11个平行分论坛,邀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世界知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世界重要科技组织负责人等嘉宾出席活动并作报告交流。论坛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面向全球网络直播。
11月1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论坛推广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二级巡视员万玉刚,深圳市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朱江等出席发布会,就本届论坛筹备情况和特色亮点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新闻发布会。
立足国家战略搭建全球开放平台
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此前,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已在北京、成都等城市成功举办四届。本届论坛将延续往届论坛高站位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贺信精神,构建世界级创新思想策源平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大师级人才汇聚平台、全球可持续发展动力平台。
林祥表示,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是深港首次联合办会,深圳和香港作为大湾区的两大核心引擎,将在平行论坛“河套创新发展论坛”共话未来,在“未来产业发展论坛”“青年前沿科技论坛”齐头并进,进一步深化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
万玉刚表示,论坛将持续彰显中国科技界推动科技开放、增进科技合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战略共识,推动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科技创新生态。
广邀国内外嘉宾 做大国际“朋友圈”
本届论坛演讲嘉宾阵容豪华,汇聚全球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领军人物近200人。图灵奖得主杰克·唐加拉,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托马斯·苏德霍夫、厄温·内尔、斯特凡·黑尔等5位顶尖科学家,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主席罗辛顿·梅德霍拉、日本科学技术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冲村宪树、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首席代表徐幸我等来自美、英、德、法、日等18个国家的47位海外嘉宾,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安德鲁·卡里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等76位国际国内院士嘉宾,以及多位政企界代表将参加主旨报告、高端对话等环节,聚焦科技发展热点问题,分享精彩观点,回应国际社会关切。
陈清泉表示,近年来,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以及取得的成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崇尚科技追求创新的城市气质,与论坛的定位高度契合。他期待在本届论坛上与全世界的科技专家展开交流和合作,同时也相信通过本届论坛,深圳将向全世界展示优异的科创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科学家到深圳开启全新的科研旅程。
聚焦热点话题 赋能深港合作
此次论坛共设1个主论坛和11个平行分论坛,包括未来产业发展论坛、世界低空经济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智能制造与创新发展论坛、科学家与跨国公司合作论坛、河套深港创新发展论坛、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发展论坛、世界能源材料论坛、女科学家论坛、青年前沿科技论坛和新时代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论坛。各分论坛紧紧围绕科技探寻前沿、科技促进发展、科技应对挑战、科技有效治理四个版块展开,针对科技领域前沿热点话题,进行前瞻性探索。
为落实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要求,助力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三大规划愿景,本届论坛将首次举办河套深港创新发展论坛。朱江介绍,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在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中举办河套深港创新发展论坛,是落实《河套规划》的重大举措。论坛以“湾区赋能 深港共融”为主题,采用“4个主题演讲+1个发布会+1个圆桌对话+2个主题活动”的形式举行,活动形式新颖丰富。论坛拟邀粤港澳大湾区、深港两地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全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智库等机构的嘉宾代表200余人出席,致力于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重要平台,进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将发布系列科技报告,引领前沿科技创新方向。在科技创新方面,论坛将联合化学领域国际知名科技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技术,发布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布局不断优化、新兴产业的引领能力大幅提升、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在国际区域合作方面,本届论坛将立足大湾区,遴选出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技术,发布大湾区十大科技成果。此外,论坛还将围绕大湾区发展未来产业、能源材料科技创新、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形成系列高质量的建议报告。
围绕本届论坛,筹备组特别策划了与会嘉宾了解深圳科技创新及增强本地科研和产业活力的配套活动。论坛揭幕前,通过开展直升机空中游览,让与会嘉宾俯瞰现代化滨海画卷,感受深圳“奇迹之城”“创新之城”的城市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还特设“科学家进校园”系列配套活动,组织提前抵深的科学家进入小学、中学、大学开展讲座活动,与学生们面对面进行交流,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编辑 张克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