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织交会”收官:6万人次入场,意向成交额32亿元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钟金法 刘苏东 钟洪亮 文/图
2023-11-09 17: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9日,为期3天的第20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在大朗圆满落幕。

11月9日,为期3天的第20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在东莞大朗圆满落幕。本次展会以“时尚潮·东莞造”为主题,吸引了6万人次入场,较上届人数增加了20%,意向成交额高达32亿元,再次彰显了大朗毛织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世界毛织之都”的形象日渐鲜明。

本届“织交会”“人财两旺”

本届“织交会”人气火爆,购销活动两旺,各参展商纷纷推出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观众和采购商。据主办方介绍,为期3天的第20届“织交会”共吸引了6万人次入场,意向成交额高达32亿元。

在“织交会”期间,“大朗优选”正式发布,优选展馆、形象店、小程序同时亮相,向全球展示了大朗毛织的高端品质和时尚魅力。印象草原、芙发、光晖等重点规上企业也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体现了大朗毛织在高端制造和时尚品牌方面的实力。

机械展馆里,多家纺织机械企业在展会上展示了他们最新的一体成型技术,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为提高毛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据初步统计,纺织机械成交额已超10亿元,其中仅桐乡强隆与大豪租赁(迈宏电控)达成的一项订单就超1.8亿元。

大朗年销售纱线超过100万吨,交易额超350亿元,占全行业市场交易额的一半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纱线现货交易市场,汇聚了全球最新的纱线产品和技术。本次展会上,新型纱线、源头纱线展区也充分展现了大朗纱线作为全球最大色纱现货集散基地的强大实力,进一步彰显大朗在毛织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今年大朗镇以第20届“织交会”为平台,成功举办了“大朗优选杯”电商直播技能竞赛活动,这是大朗毛织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的一次具体实践,30天内成交额达到了1.3亿元,充分证明了电商直播在推动毛织产品销售方面的巨大潜力。

打造潮流毛织文化多维度展示平台

本届“织交会”以“时尚潮·东莞造”为主题,着力打造潮流毛织文化多维度展示平台,焕发产业发展新势能、新血脉、新业态,以潮流毛织文化赋能毛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织交会”期间,中国(大朗)毛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第二十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决赛、第五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师年会以及各大品牌的发布会等活动轮番上演,大朗时尚周活动亦同步举办,将大朗的时尚魅力推向了高潮。

同时,突出时尚艺术与设计力量共融共生,在先锋设计艺术区,新晋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黄刚、广东十佳设计师张玉蓉等设计师带来了各自的拳头产品,凌迪3D、优美、嘉盛和鑫彩等优质纱线品牌,共同将毛织的温暖与设计的力量完美融合,赋予了毛织产品更高的艺术价值。

篮球是大朗的名片之一,第二届全国“纺BA”也为本届“织交会”注入了更多的潮流基因。该赛事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22支纺织产业链相关企业队伍参与,相关企业、院校、集群人数超过100万人,将毛织与篮球相结合,是大朗的创新之举,既为中国纺织产业职工搭建了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亦将有力推动大朗毛织和篮球两张名片同频共振。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赋能传统毛织产业,增进文化交流协作,大朗在“织交会”期间推出了“大朗城市印象”2023年大朗镇涂鸦艺术主题活动、2023年大朗镇“毛线派对潮流音乐汇”等21项文化配套活动,以时尚、潮流为特色,彰显大朗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元素和成果,为广大客商提供多元的商贸体验,推动贸易文化交流。

此外,来自大朗、濮院、海阳、清河、洪合五大毛织产业集群的负责人代表齐聚一堂,就当前毛织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突破、政策制定上的侧重与成效、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提升附加值的预期和成效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为各大产业集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将推动中国毛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钟金法 刘苏东 钟洪亮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