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老将”彭立尧:非常喜欢深圳,愿意留下来为深圳培养后备人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强
2023-10-30 22:40
摘要

深圳市群众体育促进中心今年争取到的15个试训注册名额,其中一个就有彭立尧

一个第四名,往往会被忽略不计。金银铜之后,是“铁”,且无牌牌。

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围棋男子职业个人快棋赛,不被看好的31岁的老将彭立尧八段,居然打进了半决赛,最后获得殿军。另外3位九段,辜梓豪、谢尔豪、江维杰,无论是段位、等级分还是名气上,进四强都会被认为理所当然。

深圳市群众体育促进中心今年争取到的15个试训注册名额,其中一个就有彭立尧,这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自古寒门多俊才。

彭立尧,1992年1月14日出生,湖南岳阳人,7岁学棋,8岁在父母陪护下“北漂”,进入聂卫平围棋道场训练。

为让他在北京安心学棋,父母辞掉工作在京打工,学棋花费了十几万,省吃俭用,东拼西凑,还不得不欠下债务。

艰难二字,他从生活中学懂了,所以非常用功。

苍天不负苦心人。14岁入选国少队;2005年:全国个人赛乙组6胜1负获得亚军;次年,代表北京海淀队参加围甲联赛,在第23届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青年组赛中,拿下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冠军。2008年,代表四川队参加围甲联赛,21战15胜的胜率,名列前茅。

2011年、2012年,彭立尧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首次摘取杯赛冠军,等级分排到了第五。

“也就在那时,我的自信心爆棚,觉得无论对谁都没问题。然后,在棋上花的时间减少了,精力分散了。”彭立尧自我解剖,“这是我犯下的一个大错,年少轻狂,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成长,的确是需要付出代价。

好在处于低谷期的他,并没有就此而沉沦。儿时的艰难岁月,也造就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支撑着他。

重回刻苦之轨,慢慢复苏。可是,时间永远是公平的,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而天赋出众的棋手,也越来越多了。尺寸纹枰上,黑白世界的竞争,越发激烈而残酷。

已经失去的时光和机会,真的一去不复返。但彭立尧没有退却,饭一口一口吃,棋一盘一盘下。

慢慢的,竞技状态回升,也开始在大赛中冒头,时有战胜最强对手的表现。

不过,还是难能企及顶级棋手之位。

上赛季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他还与辜梓豪、杨楷文等队友一起,为江西队效力。本赛季前,队伍解体,而深圳群体促进中心及时伸出了橄榄枝,他们三个代表深圳聂道队,继续在甲级联赛上奋力拼搏。注册在深圳,也就顺理成章的为鹏城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

他和队友一样,都非常珍惜这样的资格。前四届智运会他也都参加了,并且两度拿过金牌。这一届的第四名,他自然不满意,但“我尽力了,半决赛前半盘还领先着,最后却翻盘。所幸辜梓豪赢了,并最终夺冠,既为队友高兴,也很心定,冠军属于深圳。接下来要打团体赛,我们有信心拿奖牌,并朝着冠军目标好好下”。

他非常感激深圳给予自己的机会。“中心主任张文东,不仅在为我们创造最好的训练比赛条件,还在为我们规划着未来,”彭立尧说,深圳现在对围棋运动的发展非常重视,据说新的深圳棋院正在规划筹建之中,张文东主任希望我们能留下来,今后可以到学校任教,也可以当教练,培养孩子。

“我个人很喜欢做教练工作,喜欢孩子,并且在培养小棋手上有心得。而且,我的人生经历,也可以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起到更多的作用。这是我人生低谷时所带给我的财富,我非常愿意分享给他们。”彭立尧字斟句酌地说,我觉得自己还能在一线继续拼搏,应该可以下到35岁甚至更长时间。

即便是铁,千锤百炼也可成钢。

他说,非常喜欢深圳,也非常愿意为深圳培养后备人才,以回报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智慧之城。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