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川难忘医患情! 两位藏族同胞在深圳顺利康复返乡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叶发贵 文/图
2023-10-29 18:44
摘要

10月27日,两位藏族同胞带着康复的喜悦心情,踏上了返乡之旅。达赤列、扎西次仁两位藏族同胞与骨二科合影留念。

10月27日,两位藏族同胞带着康复的喜悦心情,踏上了返乡之旅。临行前,他们为送行的医护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用最高礼仪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

2018年至2021年期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院长王甘露被派驻西藏察隅县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回深后,他始终心系藏族同胞,多次回访当地患者,并把疑难杂症病人带回深圳诊治,达赤列和扎西次仁就是其中两位。

达赤列、扎西次仁两位藏族同胞与骨二科合影。

两年无法站立 幸得察隅义诊重拾信心

两年前,来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的达赤列,因伤及左膝韧带在外院做了多韧带重建手术,原以为很快能恢复,未曾想却迟迟无法摘下保护支具,这样一戴就是2年!这期间,他左膝功能几乎丧失,加上右下肢多年来不明原因的肌无力,靠支具勉强撑地,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多年来,妻子陪伴他辗转于林芝、西藏、成都等多地求医问诊,可由于诊疗难度大,治疗复杂,多家医院均表示无法治疗,这让达赤列几乎放弃了重新走路的念头。家住 2 楼的达赤列,长期以来都有个心愿:他期望有一天,能自己站立行走上下楼,这在普通人看来是再容易实现不过的事情,对于达赤列而言却是异常艰难。

2023年8月,就在达赤列万念俱灰的时候,恰逢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王甘露院长率领的义诊医疗团队来到西藏察隅,经随队的骨二科陈科明主任(医院第三支部副书记)评估,他认为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可以让达赤列重新走起来。8月22日,达赤列从察隅跨越三千多公里抵达深圳,由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骨二科接治,一切只为能再次走路。

病情不“简单” 多学科会诊让他重新站起来

然而,在为达赤列逐步完善术前检查时,陈科明主任才发现病情远不“简单”。尽管只有48岁,但他已做过阑尾切除、开颅、腰椎内固定及关节韧带重建等多部位手术;还患有逐渐严重的脊髓空洞症;2014年以来,右下肢出现原因不明的肌无力,无法抬腿行走;此外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入院时空腹血糖超过了20mmol/L;患者还存在尿失禁,小便里可见菌丝,尿培养也证实了存在真菌感染!

作为医院第三党支部的副书记,陈科明主任深知救治藏民同胞的责任重大,不能辜负了他们对医院的信任。为此,在陈科明主任的组织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脊柱外科、麻醉科、泌尿外科、护理等多方医疗专家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等进行了多学科讨论。

多方医疗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多学科讨论。

术前评估患者左膝内翻畸形,关节严重不稳定,结合影像检查,考虑患者是在脊髓空洞症后发生了夏科氏关节炎。为此,骨二科陈科明主任主张进行“限制性膝关节假体置换”。最后在控制住尿路真菌感染和血糖达标的前提条件下,于2023年09月17日为达赤列进行了左侧人工旋转绞链膝关节置换术。

骨二科是福永人民医院最早成立党员服务岗的科室之一,在达赤列入院后,立即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及康复团队。术后的达赤列在骨二科护理团队的用心护理和康复医师的精心治疗下,右下肢肌力逐步有所改善,再次靠自己双脚站起来。在助行器的帮助下,逐渐开始走路:从开始只能在床边走几步,到可以去楼下溜达一圈;从不得不依靠轮椅到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到如今扶双拐可以行走……

爱心接力三千里 助他缓解就医经济压力

据悉,达赤列患病前是一名货车司机,家里的顶梁柱。从女儿5岁开始他病魔缠身,家里没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到如今女儿已就读大学,而妻子陪伴他在外辗转求医,一家三口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住院期间,医院多方想办法帮助其缓解就医方面的经济压力,帮助他战胜轮椅,摆脱折磨多年的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医院配备专门护理团队,从手术安排以及术后康复等细节做了充分准备。为了帮助他出院后更好地康复,骨二科科室员工还向达赤列捐助赠送了拐杖、可调节膝关节支具带等辅助康复锻炼的助行器。

陈科明主任回忆着初见患者时的场景并表示:“住院时,达赤列包着尿不湿、大约每 20 分钟需要拉一次尿、坐着轮椅来到深圳,行动非常不方便;出院时,本人已经可以自行控制大小便,而且扶着拐杖行走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达赤列能不需要拐杖,用自己的脚继续走下去。”

10月26日,来自西藏的病人达赤列及家属为王甘露院长及骨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献上白色哈达。


达赤列夫妇与陈科明主任合影。

藏族小伙肌肉严重萎缩 到深圳救治

另一位来自察隅的藏族患者,他叫扎西次仁,27岁,从小在草原长大,是个土生土长的藏族人。20年前,他被石头砸伤左肩部,导致左肩部外旋、外展及前屈活动障碍,肌肉严重萎缩,四处求医问诊,没有得到有效收治,病症治愈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与达赤列同样幸运的是,扎西次仁也是在2023年8月遇到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王甘露院长率领的义诊医疗团队来到西藏察隅,在王甘露院长带领的义诊医疗团队帮助下,扎西次仁于8月24日来到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经该医院骨二科黄从伍副主任医师诊断为“左侧臂丛神经损伤后遗症”,联系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蛇口自贸区医院等多位外院知名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多位专家指示可分次手术治疗,一期行左侧臂丛神经松解及肩关节外展功能重建,二期行左手功能重建术。

专业的诊疗方案 让他康复出院返乡

目前一期已行“左臂丛神经探查松解+斜方肌止点转位重建肩外展功能+左肩关节松解术”,术后左肩部切口愈合良好,左上肢肌肉萎缩较前有所改善,肩关节外展功能也有所恢复。左上肢外展支架已拆除。左大腿切口愈合良好,左下肢活动可,感觉、血运良好。

经过近2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随着术后病情的明显好转,带着康复的希望与继续治疗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扎西次仁目前已于26日返乡疗养,等待二期治疗的好时机,临走之际,为感谢骨二科治疗团队还特意献来哈达。临走时他还不忘邀请医生团队到自己家乡做客。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叶发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