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养科幻文学“干细胞”,“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巡讲活动成都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2023-10-22 10:36
摘要

10月21日,“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巡讲(成都站)在菁蓉湖畔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喜来登酒店分会场成功举行。

共生纪元,遇见未来。10月21日,为打造青少年原创科幻文学品牌,助力推动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巡讲(成都站)在菁蓉湖畔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喜来登酒店分会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青少年科幻创作探例”为主题,为众多科幻爱好者带来一场青少年科幻文学饕餮盛宴。

著名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何夕,国内首个科幻博士、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委员会成员姜振宇,少儿科幻作家、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四川中心副主任何明瀚,“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青年作家岑叶明受邀参加现场沙龙活动。“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三学生欧阳子毅,“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得者、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初二学生吕珈瑶以视频录像方式参加活动。活动由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主持。

科幻文学的“干细胞”——青少年眼中的科幻世界

连续获得两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小作者吕珈瑶,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长篇科幻小说《2318:AI觉醒》的主要情节和科学设定,他认为科幻文学在彰显人性善良的同时还能够思考人类的未来。另一名获奖者、科幻小作家欧阳子毅的长篇科幻小说《起点》则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表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对于未来的好奇之心。即将迎来25岁生日的岑叶明,是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参赛年龄最大的一位获奖者,他同样是连续获得了两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作者,是“鲲鹏”奖发掘和培育的青年作家,他的获奖长篇科幻小说《远大征程》灵感来源自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通天塔图书馆》。

听了几位年轻作者的分享,何夕、姜振宇、何明瀚三位科幻专家给予了作者们充分的肯定。何明瀚肯定了几位作者的勤奋精神与创作天赋,在演绎科幻经典话题的同时,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三名获奖者实至名归,作品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可见“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挖掘潜力作者、鼓励青少年创作的效果极佳。

姜振宇作为国内首个科幻博士,他认真研读了三位科幻小作家的小说文本,认为这三部长篇科幻小说故事“好看”,人物立体,科学设定硬核,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境界,让人欣喜。

何夕作为中国新生代科幻文学代表作家,是广大科幻爱好者们熟知的“科幻文学四巨头”之一。听完青少年作者们的发言,何夕认为,青少年科幻创作的深度和高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科幻。对此,何夕做了个精妙的比喻:“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细胞是干细胞,青少年就像科幻文化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一种细胞,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具有无限的潜力。”

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落户成都

姜振宇是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委员会成员,在谈及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过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他表示,世界科幻大会进入中国这件事,在许多观众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策划和酝酿了,在这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甚至现在已经离开科幻圈的人,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来自成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科幻人士,一起为我们申办科幻大会摇旗呐喊。

何夕作为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他表示,世界科幻大会在中国成都举办,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科幻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了一股热潮,今天中国人对科幻的热爱和世界汇流在一起,共同推广科幻文化,这是一个盛事,它带来的影响现在已经显现,在今后也会是长久不衰的过程。

对于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何明瀚深刻感受到各方各界对于本次大会的重视,本次大会让大家知道原来科幻可以有这样大的影响力,这是科幻在中国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路程中的重要一步。我参加了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多场主题活动,活动的成功为我们科幻增加了公信力,增加了影响力,这也为科幻的进一步发展铺砖引路。

科幻要如何看、如何写?

关于青少年怎样读《三体》,姜振宇作为研究《三体》的专家,他表示,《三体》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但并不是唯一一部好作品。围绕《三体》,还有着相当多的衍生书籍,有许多关于《三体》的科学上的、哲学上的解读,我们可以看一看最聪明的物理学家、哲学家如何来读《三体》,从而引发我们更多的、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除了《三体》以外,还有其他各有特色但同样优秀的作品,也值得我们去读。在谈到部分青少年科幻作品中存在的漠视生命、色调过于灰暗的现象时,姜振宇动情地描述自己读三年级的女儿和刚刚出生的小女儿与一只猫在一起的画面,告诉小作者们要注重表现生命的美好和个人化的体验。

关于如何解决科幻文学创作中的同质化问题,何夕表示,青少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上热点的吸引,创作时也会不自觉地跟随热点进行创作,最终就产生出了很多相似题材的作品。想要避免同质化很简单,最重要的是加入自己独立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何明瀚表示,自己也很关注科幻文学作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他建议青少年作者们要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小事,关注每个人的生活。青少年的视角是很难得的,特别是17岁以下的年龄阶段,许多成人是没有办法回到少年时期,用孩子的视角去创作的,孩子们的世界只有孩子们最了解,这是你们的优势。

本次“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青少年科幻创作探例”沙龙活动由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成都市科幻协会承办,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知识出版社、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协办。

本项目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据悉,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已进入初评工作,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奖书系也即将出版发行,后续更多动态请关注“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官方微信。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