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了解到,该校2020年在粤招生358人,其中最高分为675分,最低分为652分,录取最低排位是3185名。
据了解,2020年,哈工大(深圳)本科招生的预期目标是“稳中微进”,就是在保持2019年水平的基础上,略微有一点进步。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哈工大(深圳)2019年录取的最低排位是3575名,2020年录取的最低排位是3185名,录取最低位次有一定的提升。哈工大(深圳)今年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截至目前,从其中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情况来看,基本上能达到“稳中微进”。
2020年,哈工大(深圳)新增能源动力类,设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面向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电子信息类新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设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面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从填报专业来看,广东省考生较热衷于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今年的招生规模要比计划数大,学校原计划在广东省招收2个班,现在看至少要3个班。整体来看,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方向都比较热。
关于新生入学后,哈工大(深圳)如何培养学生,该校副校长姚英学表示,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6年招收首届本科生。以研究生教育为基础举办本科教育,哈工大(深圳)是全国范围内从上向下办学的新型大学之一,本科办学时间虽然短,但在教学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
一方面,哈工大(深圳)在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我们从哈尔滨校本部聘请了不少老师到深圳校区上课,这是解决学校基础课师资的重要手段。深圳校区与校本部在异地授课、互动教学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哈工大“一校三区”网上授课的规模。原来做了一些试点,量比较少,从今年开始,哈工大“一校三区”网上授课的量会有所增加。在教师队伍的配置方面,哈工大(深圳)还从其他学校聘请了老师来授课,包括香港以及周边地区高校的教学名师。
近年来,哈工大(深圳)教师的成长非常好。学校的前身是研究生院,给研究生授课和给本科生授课有较大区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老师只要把大致思路、基本梗概讲清楚,学生就能自己去学,自己弄明白。但本科生教学要求教师讲得更细致,对系统性的要求更高。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老师们在本科生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和荣誉。2020年,在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评比、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教学“比武”中,哈工大(深圳)的教师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受到了普遍认可,获奖人数逐年增加。
“哈工大(深圳)实行导师制。现在高校普遍实行导师制,但家长、学生、学校对导师制的理解可能还需要一个统一的过程。家长认为,导师制就是学生要一直跟着这个导师学习;学生觉得,导师制就是要开始做科研了。实际上,哈工大(深圳)实行导师制的真正目的是解惑。学校会给每位学生指定一个导师,这个导师有义务帮助学生解答所有的问题。学生面对的所有困惑都可以找他,政治思想、学习生活或者人生规划等方面都可以,而非单纯直接搞科研。实际上,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大学4年的主体还是课程学习,如果基础没打牢,马上就跟导师搞科研,等于苗子还没有发育好,就要求开花结果,这是不现实的,也不会结出好果子。”姚英学对记者表示。
哈工大(深圳)传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和哈工大“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利用深圳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和毗邻香港的区域优势,探索“高起点、国际化、创特色、求卓越、出精品”的办学之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