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
有这样一所大学
因为录取通知书里送“一碗面”
火上了热搜
新生报到时
正是略感秋意的季节
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这是学校给新生特别的见“面”礼
(嗯,学校是懂谐音梗的!)
真·“上车饺子下车面”
这可不是一碗普通的牛肉面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汤清、萝卜白、辣油红蒜苗香菜绿、面黄一碗面就是要齐齐整整(写到这里,不争气地流下激动的口水)
而这所大学里的生活
也如同兰州牛肉面这般
五彩斑斓
“金城”兰州
日夜奔流的黄河上游的岸边
是这所大学的所在
这个地方
也许你未曾到访
但一定心驰神往
这就是,兰州大学!
此间兰大,
是好大学该有的模样
有人去上课靠走路
有人去上课要搭车
听说这儿的学生
去上课要“骑骆驼”?
只不过
“骆驼驾驶证”
没能做到人手一本
毕竟骑骆驼也是一门“技术活儿”
而我只关心
“骆驼驾驶证”月饼
在哪里可以买到
其实,“骑骆驼去上课”是假的但“兰州避暑大学”的称谓确实名不虚传因为这里的夏天满30℃减10℃
这里还享有
“全国最甜大学”的美誉
因为这里早晚温差大
造就了瓜果的香甜
独特的气候造就了兰大独一无二的四季在兰大“大雪”是位好“同学”——她来得早,走得晚
于是,在兰大你会看到雪花会在早秋与枫叶一起掉落也会在暮春时节松软地覆盖在一片春花烂漫上
有人问:什么是好大学该有的模样?——兰州大学就是!有人说:世间的大学千所万所能够接纳你的那一所就是你最好的大学
此间兰大在五彩斑斓的四季里在最美好的风景里你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兰大为美,
有美味,也有爱情
兰+大=美
因而,“兰大为美”
来到兰大请不要辜负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美食的精致
牛肉面也有鸳鸯锅哦!同样的价钱,双倍的快乐!虽说是,在兰大没有什么是一碗牛肉面不能解决的但这里的美食远不止牛肉面到了兰州怎么能不吃烤羊排呢?肥瘦相间,软嫩不膻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当大盘鸡遇上微辣
麻辣与鲜美混合
简直是妙不可言的感觉
土豆、宽粉、鸡肉
别忘了扯面蘸上一口浓郁的酱汁!
鸡公煲、石锅拌饭……这些食堂美食悉心照顾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每一个学子的胃
不时还会上新高颜值定制月饼每次都能冲上热搜
2023年兰州大学中秋定制月饼
使用AI交互软件设计
八饼八色,AI首创
连接智能,无限创想
以月饼为媒,跨越时空
兰大人于中秋佳节“相聚”
共赏一轮明月,同赴一个未来
茶余饭后来校园里走一走吧没准你还能遇见爱情❤️在兰大你邂逅真爱的机会是很高的……(你懂的)兰大的男女比例约为1:1当然,你别误会并不是说“包分配”的对象还是要自己找学校最多帮你办一个集体婚礼100多对儿一起办的那种
至于对象怎么找偷偷告诉你兰大人找对象“主要看气质”看你有没有兰大人坚守奋斗、矢志不渝的气质
兰大化学系“学术伉俪”王流芳与何凤英已经携手走过了60多个年头何凤英说:“我的事业里有他,他的事业里有我”
兰大校友胡学平、许平平夫妇二人相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共同进步为祖国航天事业建功立业还有“兰二代”、“兰三代”他们从小就对兰大气质耳濡目染立志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美食不可辜负人间皆是浪漫兰大为美美美与共兰大人心有所爱,满怀期待
悠悠岁月,
一回首便是百十余年
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银河正如一代又一代兰大人在各自领域发光发亮用骄人成绩书写兰大华章
兰州大学已走过114年饱经沧桑但依然屹立的至公堂是百年岁月最好的见证者
1909年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的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的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兰州大学”不同时期一次次更名见证着兰州大学的历史与厚重
黄河水日夜奔涌逝者如斯从萃英门到盘旋路从城关校区到榆中校区岁月改变了很多但“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与宏伟气魄
依然如故
兰州大学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在校训中嵌入人名的“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校训源于一位兰大老校长的名字——辛树帜
辛树帜他高瞻远瞩,爱才惜才知树人大计以“不可为之日而为之”的精神聚名师贤才、兴建校舍、购置图书设备在当时创建了国立兰州大学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毛主席曾赞他:辛辛苦苦 独树一帜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兰大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有那么一群人灿若星辰
任继周作为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百岁高龄的任继周院士十分关注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呼吁重视农业发展的伦理问题潜心研究、辛劳坚守祖国西部数十载获评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几代兰大人做出了跨越半个世纪的表率
许自诚
百岁高龄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甘肃省名中医许自诚先生
悬壶济世70余载
提出“脏腑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全国首创微型胃温度计诊断胃寒热证
杨建新
杨建新
他创建西北地区最早的
民族学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科研平台
凝结“各民族共创中华”
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体系”两大学术思想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提供学理支撑
提到祖国西北的文化遗产宝库就不得不说敦煌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明珠敦煌学的研究与文物保护怎少得了兰大人的身影
樊锦诗、齐陈骏、郑炳林、苏伯民……他们情系西北,梦牵敦煌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学术困境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当时全国少有的化学一级教授朱子清“中国胃镜之父”杨英福知名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水天同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吴文瀚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郑国锠执教五十余载的量子力学专家钱伯初将西北民俗“花儿”推向世界的柯杨……无数享誉世界的不同领域学术带头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兰大为兰大的辉煌贡献了毕生精力
薪火相传,
根植西北、心系祖国
历史是现实的根基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
进入新时代
年轻学者接过前辈们的火炬
将矢志报国的火种向世界传递
兰州大学成为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李吉均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佳话
李吉均
面对青藏科考“巅峰使命”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的青年师生不畏严寒,采样作业在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探索冰川微生物的奇妙世界
近年来“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20家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教育部立项建设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通过现场考察硼中子俘获治癌装置(AB-BNCT)研制项目
正在进行临床注册
首个国外超级观测站中国“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建成投入使用我国首个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LZU_GERM成功流片
百余年风雨前行无数学者完成了一段又一段建设兰大、建设西北、报效祖国的接力赛栽下一棵棵发展之树114年后,终成一片繁茂之林
“全国最美大学生”周锦宇开发出多种高效的力致发光复合材料立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瓶颈问题95后兰大医学生麦姝儿毕业后选择成为乡村医生她说,被基层需要,是她幸福感的来源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滕文宝2000多小时的志愿时长是他坚守奉献志愿一线的见证原子核物理专业韩世超是科研人也是天文签约摄影师让青春从不被名词定义……
走进兰大他们是锐意进取的少年走出兰大他们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发光发热来到这里书写的,是自己的理想遇见的,是更好的自己离开这里在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召唤下散作满天星只为祖国需要
千年金城,丝路重镇黄河匆匆流过带走了金戈铁马时间从未阻挡前行的脚步兰大从未改变奋斗的志向兰州大学114年风雨,屹立在西北大地坚守“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兰州大学!今天是兰州大学114岁生日纵有千言万语我们想再说一句:“亲爱的兰州大学,生日快乐!”
(原标题《这就是,兰州大学!》)
见习编辑 王梓瑞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陈晨